让数学复习课在教学生成中焕发活力
2011-12-29陈新芬
新课程·上旬 2011年6期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课堂是教师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的场所,而不是学生围绕教师的思路被动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场所。我们教师应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在科学的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
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初中数学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在短时间内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绝不是对旧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学生认识的继续、深化和提高。如何在复习课中让教学生成焕发活力?根据我的实践经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精心预设,让生成在不经意间“开放”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要有精彩的生成,教师必须进行精心的预设。《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亦是如此,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重要保证。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生动可变性,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具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因此教师应精心备课,课前准备要周密仔细,尽可能考虑到学生思维的触发点,以不变应万变。
在复习《圆》的相关内容时,出现了这样一道例题:如图所示:若⊙O的半径为6 cm,小球A的半径为3 cm,小球A沿⊙O的外壁滚动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圆心A所经过的路线的长度是多少,此时小球A转动了几圈?经过学生的思考或讨论要解决这样一道例题并不是难事。我在备课时还预设了几个问题:如果把大圆改成长方形或三角形,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小球A转了几圈呢?球在圆或矩形外面滚动一周后圆心所经过的路线的长度有什么特点?有了这些精心、灵活、充分地预设,加上课堂上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生成一个又一个问题并得以解决,使得原本枯燥的复习课课堂充满活力,并收到极好的效果。
二、搭建平台,让生成有意被“催化”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领者、组织者和欣赏者,搭建平台,放手让学生去质疑、思考、讨论、提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去探究学习,教师只在必要的关键处适时点拨,绝不能越俎代庖。在复习梯形相关知识时出现这样一道例题:在等腰梯形ABDC中,对角线AD、BC交于点O,且AD⊥BC,AB=3,CD=7,求梯形ABDC的面积。我采用“小组合作、自主交流”的方式,学生讨论得格外热烈。
生1:可作AM⊥CD于M、BN⊥CD于N得到矩形AMNB,MN=AB=3。△ACM≌△BDN,可得CM=2,则CN=5。又通过三角形全等得∠BCD=∠ADC=45°,得△BC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N=CN=5,进而求面积。
生2:作BE∥AD,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这样可得△B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取CE中点F,连结BF,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得BF长度,BF即梯形高,可求面积。
上述案例中,面对学生的各种解答,我没有敷衍了事、置之不理,而是放弃了原有的单一的教学进程,以赏识的态度参与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让其他学生一起来体验和验证各位学生的不同方法,使得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有效的开发。
三、运用智慧,让生成创造动态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发生诸多的意外,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灵活应对,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教案,有时可以巧妙利用这些意外,也许它将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例如复习《四边形》时,设计如下问题:△ABC中,已知P是AB边上任一点,PE∥BC,PF∥AC。问:四边形PEC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给于证明。对于这样一道几何题,大部分同学都能给出完整的证明。正在这时一位同学“插嘴”:为什么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呢?有没有可能更特殊?比如矩形,菱形?对于这样的“意外”,我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师:能否为矩形取决于什么?能否为菱形取决于什么?点P从上向下移动时四边形PECF哪些变?哪些不变?(从直觉上感知菱形的存在性)。
生讨论后回答:是矩形取决于∠C是否为直角;是菱形取决于邻边是否相等。
师:哪位同学能迅速找到使四边形PECF变为菱形的点P的位置?部分学生讨论得出P为AB中点,但必须有AC=BC,但题中不具备此条件,教师继续引导。
师:若四边形PECF为菱形,则PC有什么特点?学生受此启发得出点P为∠C的平分线上的点。
师:如果AC=BC,应该取AB的中点,还是∠C角平分线上的点呢?
学生比较分析,联系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发现以上的复习课围绕一个熟悉的数学问题,降低了学生的起点,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教师面对学生意外生成的的问题,因势利导,设计贴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学生的每个思维障碍处巧妙设疑,不断深化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猜想、质疑、讨论、动手实验,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这种师生互动,促进了师生的感情,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营造了浓厚学习的数学氛围。
复习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对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促进了预设教学目标的高效率完成或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教师善于捕捉教学灵感,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这有利于教学中师生的即兴创造,促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充满生命的气息,让数学复习课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