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积淀观指导语文教学

2011-12-29张红梅

新课程·上旬 2011年6期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积淀:积淀人格魅力、积淀各类知识、积淀教学理论和技能,在稳中求变,有所适应。
  一、积淀人格魅力
  语文教育是一种做人的教育。大量实践证明,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优秀的文章、优秀的人物对他产生的影响要远远超过政治课本的空洞说教。
  “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三维目标之一,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大革新。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具有:尊重学生的态度、赏识学生的眼光、兼容并包的气度、崇尚自由的精神、诚恳谦和的风范以及与高尚的职业操守、丰富的情感世界、高贵的思想品质相融合而形成的人格魅力。综观整个教育史,上溯孔子,直到当代的几位名师,但凡在语文教育方面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浑身散发着芳醇迷人的人格魅力的人。当代中学生较之以往的同龄人,最明显的区别是:自主意识、权利意识更强,更看重自身价值、形象,更看重自我精神、思想的自由,至少可以说是正在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奴性。这种变化告诉我们:传统的耳提面命式的批评和暴风骤雨式的体罚已经无法适应眼前的教育形势了。
  对待学生的态度首先应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把每一个学生看做是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不论是和其他同学相比还是和教师相比。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走进新课程,才有可能有意识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去赏识学生。
  其次,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去思想、去活动,并充分肯定他们的合理成分。即使有些思考结论和我们预设的、预期的不一致,我们也应该包容一切(当然前提是积极健康的),让他们放开手脚,摆脱
  束缚。
  最后,要真诚谦虚、和蔼可亲。由于现在的学生关注自我、关注个性,他们平日从各种媒体上接收的大量信息所产生的影响,使得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有一种玩世不恭、怀疑一切、藐视一切的心态,对来自成人世界里的许多关爱满不在乎,反而自以为是地认为其背后一定有相应的利益关系。所以,面对他们时,教师必须持十二分的真诚与耐心,态度必须亲切。否则,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其进行教育,只能是痴人说梦。
  二、积淀各类知识
  传统的语文教师只需从自己的那一桶水中舀出一碗展示给学生就行了。这碗水今年如此,明年亦如此,虽然“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一本教案用到老的怪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特点将把这种“一劳永逸”的怪病彻底根除。它们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需不断积累各门各类的知识:不仅包括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的语言、文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而且包括经常会同语文教学发生碰撞的天文、地理自然、社会等学科知识,甚至还应包括现实生活中的时政要闻、热点焦点和生产生活、社会实践知识。
  前者对语文教师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这里我只对后者做简单分析。如果仍以水为喻,那么,现在的语文教师就绝不能靠一桶水过活。因为桶里的水是死水,如果长期得不到更新,它就会变质,发出怪味,人若食用反而会危及健康。我们应该是一泓永不干涸的清泉,而且这汪泉水还必须不断融合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这种水是流动的、营养丰富的,它不仅具有水的作用,可以使生命延续,而且还具有营养品的功用,使生命健康。
  三、积淀教育理论和技能
  新时期、新课改必然使一些新理论进入研究领域,这些我们当然不能放过。新的教育理论需要学习,传统的教育理论也要学习。因为实践告诉我们:一味地求新、彻底地弃旧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新的没用好,旧的也忘掉,如邯郸学步。要想真正地将新理论、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新技能成功地运用于教育实践,离开了学习,离开了练习,离开了积淀,那只能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理想”。
  至于教育技能的更新,在近几年里更是日新月异。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讲到黑”的授课模式早已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练好书写、朗诵、简笔画、教学设计等基本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还应不断与时俱进,学习、积淀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新技能。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电子教学设备的运用、互联网的利用等等。
  一个字写得潇洒飘逸、朗诵声情并茂的教师,能很容易地让学生迅速喜欢甚至崇拜你,成为你的“粉丝”,进而对教师言听计从。这种很快建立起来的崇拜可能会持续很久,甚至终身不变,影响学生的人生道路。就像教育家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中所说的两位“国文老师”,就是凭借出众的朗诵技能一下子征服了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了一生的重要影响。而现在,网络的发展可以使一个不会写楷书的人成为优秀的书法辅导教师,可以让最著名的朗诵家为普通教师的“代言”。现代化的技术如果运用恰当,确实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新时期的教师怎能抱残守缺、无视新技能呢?
  总的来说,新课程中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务必练好“内功”,博采众长,才能在新一轮课改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