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
2011-12-29康贵珠
新课程·上旬 2011年6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背景出发,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在生活情境中学习,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让学生感悟到“生活数学”的魅力。为此我们数学教学要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积极构建来源于生活—提炼为数学问题—应用实际的教学过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选择生活素材,引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在教学中捕捉贴近学生生活的经验素材,用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来组织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有趣与丰富多彩,这必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用多媒体展示火车直线运动、风扇转动、车轮转动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平移与旋转的特征与异同,再让学生举一些相类似的例子,完善拓展概念……这样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活化教材内容,把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作为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有效载体,学生兴趣盎然,主动参与,学生在富有个性的理解和交流中获得数学体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展了思维,掌握了数学思想与方法,激荡起强烈的学好数学的情感。
二、借助生活经验,提升感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新知的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是自己有能力完成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到数学学习“我能行”和成功的快乐。
1.借助经验做数学
皮亚杰说过:“智慧从动作开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动手“做”数学,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便可让学生通过折、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进而由长方形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还为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积累具体过程性经验,为学生建构数学知识寻找经验基础与生活源泉。
2.借助经验悟数学
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供现实生活的数学材料,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将现实生活大背景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发展数学、感悟数学。如在学习了“百分数解决问题”后可设计这样的习题:小明家准备买一台29寸厦华电视机,在好当家超市该品牌电视机标价3000元,满100元送20元购物券,在恒达电器商场电视机标价3200元,打8.5折促销,请问小明应该到哪家去买更划算些?这样就置学生与真实情境中,要解决到哪家买更划算问题,学生就要利用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解决,把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提升数学。
三、解决生活问题,学以致用
数学生活化除了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生活中用数学,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这与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是相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激发学生自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丰富拓展所学知识。如学习“利息”一课后,便可以让学生去银行存一次款,了解一下银行利率变化情况,计算一项存款能获多少利息,如何上交利息税等问题,让学生把书本知识移到生活实际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让数学因生活的运用变得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有趣、有用、好玩。
生活是数学发展的源泉,我们要努力去发现、捕捉、运用生活中的具体可感的事例来启发学生,感染学生,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感悟,在生活中运用。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塔前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