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011-12-29陈勇军

新课程·上旬 2011年6期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个性培养与学生特性的关系方面,体育是可利用的最好条件。体育指导者应在给学生提供有形的外显的运动形态同时,还要提供丰富的更广、更富有人性色彩的内隐的体育文化形态,以符合他们的个性需要。
  一、激发运动兴趣,利于个性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新课改要求把保持学生的兴趣爱好放在重要位置,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体现多趣味性的原则;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我在在体育课上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让他们尽情游戏、运动和竞赛。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拓宽了知识,激活了独立个性的发展。
  二、建立主体地位,调动个性发展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就应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不同需求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目标,主动积极地去实现学习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安排上肢力量的练习,如果要求学生都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统一的口令,整齐的动作,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有的同学力量不够,完不成同样的练习;有的同学力量大,没把力量用到极限。如果把统一的引体向上调整为: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自选练习方式,如引体向上、斜体引体向上、水平悬垂屈伸等。同样练俯卧撑,全体学生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最大限度地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如双臂的、单臂的、单脚的等等。这样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身心健康得到发展,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自主个性得到了发展。
  三、针对个性差异,改善个性发展
  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订等方面都不能搞一刀切,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使他们在充分体验体育乐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学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按不同的水平分组,每个组的目标、要求也不同,学生按预定的指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练习,有的是从正面蹦过去;有的是从侧面蹦过去;有的是跨过去,他们的方法各式各样,五花八门。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增强自信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四、识别体育个性,优化个性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首先要善于发现、识别学生的体育个性。学生的体育个性经常是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我们应善于从体育活动中,识别出学生个人比较稳定的独特的体育行为、思想等,施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不同的运动项目,对参加者的个性特点要求不同,因而参加者通过参与不同的运动项目,发展自己的体育个性,改造个性中的弱点。比如参加集体项目的足球、篮球运动,要求参加者具有机智灵活、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等良好的作风和心理品质。经常参加集体项目的运动,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个性,尤其对内向、孤僻、软弱、优柔寡断的学生可改造其个性弱点,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个性,从而优化学生个性的发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设计创造和安排属于学生自己的广阔领域,学生可以尽情的活动、游戏、交往,这样既得到了体育运动成功的喜悦,又达到了满足自我的需要。
  (作者单位 河南省鹤壁市第四中学体育教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