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1-12-29钱秀梅
新课程·上旬 2011年6期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上作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广泛涉猎、厚积薄发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
1.提倡读课内书。我们所用的教科书,其中很多是经典名篇,文质兼美,一篇篇美文,就是一个个闪光的情感瓷片,就是一段人生,甚至就是一段历史。它们不仅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而且使我们得到精神陶冶和思想启迪。很多篇目的立意、构思、内涵充满了智慧的哲理,给学生写作提供了范例的作用。学生把阅读的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它将成为他们的终身营养,条件适宜时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有利于思维、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2.提倡读课外书。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二、自主拟题、彰显个性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
善于读书的人,会从题目中触摸到作者的情愫。一个写作高手,他会精心考虑文章的题目,再依据题目展开思路布局谋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习作指导要着重开拓思路,指导学生自由表达。
挣开“命题作文”这把枷锁,他们能在自主命题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充分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学生自己命题《空降鸡蛋》《卷毛老师上课记》《书之缘》等,这些文题新颖别致,富有个性,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也使读者产生探个究竟、往下读的愿望。可以说,命题自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阔的思维空间,用“我手写我心”,使学生写出富有个性风采的文章来。
三、打破常规、延伸课外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传统的课堂作文模式是教师当堂命题,学生当堂完成。在短短的两节课中,学生要完成构思、立意、布局、表达等多项任务,这对于写作能力尚处稚嫩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件难事,也是学生惧怕作文的原因之一。要改变这一传统的作文模式,采用“得法与课内,活学与课外”的新模式,具体做法是教师预先布置作文题,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选材、构思,提供一个观察生活、收集资料的机会,开辟一个宽松的思维和写作环境,让学生广泛地摄取材料,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探求事物的内在奥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四、形式多样、重在激趣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手段
学生完成了一篇优作,教师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夸奖的话语都是他继续向上的动力,但这种单一的激励方式不利于激发全体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要想使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写作的热潮中,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激励方式。如每周一次的优作交流会,在墙报上开辟写作专栏,定期举行作文比赛,积极向校内外的报刊杂志投稿。当学生的作文变成铅字发表后,可用发喜报的方式向家长通报喜讯。有条件的可把一些知名作家请到学校来,近距离地与作家对话,感受文学的魅力。这些丰富的激励方式会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获得写作的成功感。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苏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