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民办学校历史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2011-12-29徐文萍

新课程·上旬 2011年6期

  社会上都知道民办学校要生存,成绩就是一切,新高考制度下历史变成了选修科目,这对于重点学校的学生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因为要考好的学校依然要上二本B类,但对于我们这类民办学校的学生来说,上二本B类院校意义已经不大,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三本院校就够了。但是成绩依然不能太差,而且名次依然是要比的,因为涉及到学校声誉问题,所以在民办学校成绩就是一切。然而几乎末流的生源,无星级学校的困惑,仅靠课堂45分钟的时间,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我所教的学生在几次期末统考中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面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现在的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和多年以前不同,甚至有很大变化:当学生需要老师做长辈的时候,老师就好像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当学生需要老师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放下老师的架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甚至可以争论的面红耳赤。我不是班主任,但是师生关系非常好,对我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而是点点滴滴做出来的。
  1.友善的态度,尊重且平等对待课堂内每一个人。要发自内心地一视同仁,无论学生的成绩如何,做老师的都要平等对待,因为学生最讨厌的就是偏私。
  2.耐性。要一视同仁,不可以偏心,对所有学生都好,特别是对“差生”更要给予关爱。
  3.课堂纪律要求严格,但不死板。
  4.下课后不要还板着脸,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主动亲近学生了解学生。
  5.不要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如果出现口误最好能给同学道歉。在这方面我从来不觉得给学生道歉是丢面子的事。
  6.兴趣广泛。带给学生课堂以外的观点,并帮助他们去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通过以上几点,我赢得了学生的喜爱,所以尽管不是班主任,但是一旦学生喜欢上这个老师,他们就愿意接受这个老师给他们传授的知识,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这种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总之,教师这个行业它不但给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问,还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所以教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种程度甚至比他的知识水平还重要,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二、抓好课堂45分钟
  1.上课深度要适合。我之前来自于重点中学,上课内容深,题目难。到了私立学校后发现照搬原来的上课方式行不通,后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经过摸索调整了上课内容难度和深度,找到了比较适合于这类学生的上课方法。首先在备课时必须尽可能充分、到位、深刻、细致与全面,从教材出发,从我现在的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好内容难度和深度,大胆做出难易取舍。其次在上课时对教材的内容没必要面面俱到,必须有的放矢。新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如果什么都不放过,对于我们这类学生来说无疑是加重了学习负担。再次,在教学中,对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可以适当拓展,事实证明学生不但爱听,而且开阔了其眼界,但绝对不要大讲特讲,以免主次颠倒。最后对有些暂时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要慎重处理,可以不讲,以免误导学生。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分析讲解必须要注意适度。
  2.课后练习要用有质量的题目。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进行适当的反馈练习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练习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不然,耗费大量的时间做一些无用的低水平的练习,不仅起不到检验与巩固的效果,而且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对教师的教学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针对晚自修分配给历史10分钟的现实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精心挑选练习,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练习,对一些模棱两可的题目一定要去掉。练习的选择必须少而精,根据学生的水平,我一般只选择10个选择题一个小问题,多了学生来不及做。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很多老师会认为不必重复选用,以免耗费学生时间,但在我看来要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有时候,同一类型的题目我会隔段时间再做来检测效果。我想,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够坚持选择一些高质量、有代表性的练习,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况,而且也能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所感悟。
  3.教会学生解题技巧。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比较多的就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我们做了大量的练习,没有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不会举一反三,那么这仅仅是简单的题海战术、应试教育。因此,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总结各类题型的特点,归纳出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技巧,总结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最有用、最实际的知识,也才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所在。就历史学科而言,目前的高考主要有两大类题型:一是选择题,二是非选择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平时讲评的重点是如何做选择题的技巧,且重点讲以下几种类型题目:
  (1)原因类题目,例如:根本原因、主要原因、重要原因、直接原因等。
  (2)图表型、表格类题目。
  (3)新情景、新材料型分析题。
  (4)照片型、识图类题目等等。
  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学生在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和分析能力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一次高一历史统考中同学们的选择题分数仅次于两所四星高中,并且差距不大。解题的方法与技巧,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具体练习给学生进行分析讲解,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解题,学会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基本技能与综合素质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4.生动性、趣味性。高中课堂给人的印象是严谨有余而趣味不足,对于我们这类特现实的学校和学生来说,光有严谨而趣味不足或缺乏生动是远远不够的,几年私立学校的教学使我领悟到了要组织好历史教学,就得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产生对历史的兴趣。从一定程度上说,趣味性和生动性构成了历史教学的两大支柱。当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不是插科打诨,传播小道消息等,由于历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生活和民风习俗等。因此,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意味着历史教师要将上述内容(如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让学生生动地感知,形成历史表象,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历史体验。
  我增加课堂生动性和趣味性最常用的方法是联系新闻,因为历史学科是一门时代性、时效性很强的科目,它要求老师、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时政热点或用时政热点去证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但由于教材自身的滞后性,我们往往只顾及理论的结果而缺乏必要的时效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把新闻和历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把人们近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拿到课堂上来,既能使学生拓宽视野,从广度、深度上了解新闻事件,又学会了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和爱国情感。例如:中国和印度的“龙象之争”涉及中国崛起问题和人民币升值问题,金砖四国现象可联系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而且“中国制造”等一些时尚前沿而又有深度的新闻也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大多数中学生还是关注国家大事的,成功地引进时政大事热点,可以在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新高考制度下,我没有靠大量的题海战术,没有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也没有大量花哨的或者先进的上课技术,仅依靠课堂45分钟,甚至把默写所需要的背书时间也放在课上,踏踏实实却也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国际学校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