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1-12-29周瑞花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3期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力,尤其是小学生,现在正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机,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做文章。然而,目前究竟有多少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如何使全体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搞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题目是:1.你是否喜欢数学?原因是什么?2.你是怎样学数学的,效果怎样?3.你的基础怎样,今后打算怎么办?调查结果:特别喜欢数学的占15%,一般喜欢的占55%,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占17%,不喜欢的占13%。
  不少学生喜欢数学的原因如下:1.数学本身奥妙无穷,具有吸引力。有位学生讲:“数学题是他最亲密的朋友,烦恼时钻进题海之中,会忘掉一切,解出一道难题时非常高兴。2.数学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3.学习数学能使大脑变得更加聪明。4.当遇到老师讲课妙趣横生时就产生了兴趣。5.自己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常受到教师的夸奖,自己就有了兴趣。6.成绩上升快,只要一用劲,不长时间就能见成效。
  学生不喜欢数学的原因:1.学习负担太重常常听不懂,题不会解,枯燥无味。2.看不到它在实际中的应用。3.认为自己脑子迟钝,不是学数学的料。4.当遇到不负责或不称职的数学教师时,上课听不懂,下课找不到老师,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从此丧失了信心。5.曾因事或因病耽隔一段时间,从此再也不会了,也就无兴趣了。
  根据学生的种种心理,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抓好以下几环。
  一、切实抓好双基,及时查漏补缺
  调查表明,学生对数学有兴趣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数学基础较好;学生对数学无兴趣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这样和那样的原因,没有打好基础,可见,较好的数学基础是产生兴趣的首要条件,基础打不好,学生学不会,兴趣从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抓好双基,及时查漏补缺。
  二、适当增加开放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
  调查表明,学生对学数学是否有兴趣还取决于学生是否认为数学跟实际生活有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用途,适当增加开放性习题和应用性问题。通过开放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的讲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探索能力
  调查表明,教师教学是否得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为此,在教学中应引进一些探索性教学方法,如尝试教学法、发现法、训练实践法等。探索性教学法与讲解法要做到有机结合,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方法的否定,相反,它们应相辅相成,应在教学中寻求二者的结合点,以提高教学效率,引起学习兴趣。
  四、给学生讲一些学习方法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不必要讲什么方法,因为年龄小还形不成系统思维,而高年级学生,就可以做到。学习好的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做好学习计划,提前先预习,不被动地跟老师学,上课时注意听,有问题作标记,积极思考。课下及时复习,内容真正理解了再完成作业。学完一章及时总结,把以前知识和新内容系统起来,抓住重点比较、归纳,搞清脉络,在学精课本基础上进一步做一些灵活性、综合性、开放性的习题及应用题,解答力求从多个角度考虑。这些学习方法我们应经常注意给学生介绍。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告诉我们要提高学习兴趣,首先要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学会,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并不难,只要努力就可以学好。要让他们体会到会做数学题是件有趣的事,让他们看到数学的实用很广泛。如果再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可以显著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在以上的基础上素质教育也能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