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011-12-29薛启军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3期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诸如情感、意志、动机、信心、自尊心、兴趣、习惯、性格等。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事业的成功与否,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大大超过了自身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学习和各项活动的效率、价值成败,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和影响其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这里,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美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美术及各项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相对稳定、完整的条件反射系统。由于多次重复而成为部分自动化的,能轻易、迅速、准确完成的动作方式。一旦形成好的动型,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如有不慎,学生自发形成的不良习惯一旦出现,要改变它,要花数倍的精力及更大的耐心。所以教师对学生从小就应严格要求,长期坚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美术作业的完成上,要坚持作业的完整性,因为每张美术作业的完整性既含有作业内容的完整性,又包含作业形式的完整性。首先是作业内容的完整性。让小学生把作业做完,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认真做到却不大容易。例如:在儿童创作画时,(1)先构思;(2)打稿;(3)刻画主体;(4)处理背景;(5)勾线;(6)涂色及调整。面对这一系列步骤,往往有些学生因一步跟不上就半途而废,或不愿修改而放弃。学生这种不满意行为是一种自尊心的反映,但在这时,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修改,把作业坚持下去,一丝不苟,完成最后一笔。这样一是不浪费笔墨,二是及时改正错误,避免下次重犯,三是培养学生把作业做完的好习惯,这是最重要的,行为的积累可以形成习惯,而习惯的心理沉淀便成为一个人的性格。
二、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其学习进步
著名心理学家西尔士通过长期的心理测试,曾发现学生本身对学习目标的追求和志向、志向水平的确定,受其学习成败的影响,也是他们对自身能力的估价和自信心的表现。因此,充足的自信心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例如,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发现有一名学生,学校文化课学习劲头不足,对自己缺乏自信,公共活动时总是躲在角落中,性格也很自闭、自卑,不愿与同学交朋友,但在美术课上,我发现他对美术图片等看来看去,非常感兴趣。因此,我有意识地多向他介绍,进一步引导他观看许多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图片和部分小朋友的美术作品,鼓励他动手尝试,结果他对美术学习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浓厚兴趣,在美术作业和课余练习时更是不懈努力,他的美术作业逐渐从同班同学中脱颖而出,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三、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品质
美术学习有其自成体系的学习内容,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并且经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困难。例如素描,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而素描作业步骤、程序非常严格,循序渐进,需要作者长时间认真耐心、细致入微地观察、刻画。因此,完成一幅好的素描作品,不仅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技法,更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遇到困难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品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诸如意志、品质、信心、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各个领域所起到的作用,更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作为教师,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及充分的信心、良好的性格、完美的人格,为今天的学生迈向明天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陕西省志丹县市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