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插上音乐的翅膀
2011-12-29卢艳平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3期
近年来我在一些课堂上试着把文学和音乐结合起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很多音乐教师在教课时会注意到与文学的结合,而语文教师在这方面意识的却不多,或许是潜意识里觉得文学要比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要高雅些、高贵些。但试着问一下学生,他们更喜欢上音乐课还是语文课,当他们遇到挫折或喜悦时,更喜欢听音乐唱歌还是写日记、文章来抒发情感?答案想必是不言而喻的。文学配上乐曲,有这样几点好处:
一、有助于记忆
诗词内容有时容易被忘记,但旋律往往是可以连贯记忆的,记住旋律,词也就记住了。音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其具有愉悦性,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人们容易主动去学习诗词也容易记住。这让我想到了我最早会的一首词也是唱会的,那是李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邓丽君的歌)。
二、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文学的传承
学生喜欢的是流行文化,当今社会,音乐作为一种流行文化,毕竟也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更有力得多,更能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而文学特别是高雅文学,因为时间、空间的距离,假如上课时我直接给学生们说,我们来学一首什么人的什么诗,他们第一反应肯定是唉声叹气至少是提不起兴趣来。但如果我说我们来听两首歌,学生学诗的兴趣肯定会大大提高。如我曾在上朱自清《背影》这篇课文时播放过一首根据本文改编的同题歌曲《火车就要开了》,效果特好。
三、加强对文学的理解
有些文学其本身的内容就是反应音乐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村上春树的《爵士群像》、余华的随笔《高潮》等,若对音乐没有一定的了解又怎么能理解这些作品呢?
再则文学与音乐虽然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不同的艺术形式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之处。如肖邦的24首前奏曲和21首夜曲,都洋溢着中国古典田园诗歌般的幽雅、宁静。很多评论家认为他的作品能让人想起中国唐代大诗人王维空灵而意境深远的山水小诗。
文学有助于人理解音乐作品,而有形的文学与无形的音乐相结合,可以更容易地感染读者。在这些方面有些歌曲做得很好,如《月满西楼》,(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词的语句很优美,或清新隽永或轻灵含蓄,这对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是一种帮助。
四、促进对文学的创造
很多歌曲是对文学的再创造,如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邓丽君的《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听着这些歌曲,想必有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创作一番吧!
现在很多人感叹着中国的诗歌已经没落,但也有有识之士提出中国当代的诗歌没有消沉,只不过它的生存方式正回归传统,即回到了遥远的《诗经》时代,即诗与音乐联姻,插上音乐的翅膀成为歌词,在任何一个有音响设备的角落流传。然而,随着文学与音乐的发展,不通音乐的诗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出现了一批专写歌词的词人、专写诗歌的诗人,两者大都互不往来,他们遗忘了古代诗歌的繁荣与音乐是密切相关的,这才是诗词界真正的悲哀!语文老师应在学生的求学阶段,消灭这种偏见。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