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困生”不再后退

2011-12-29付凡娟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3期

  摘 要:“学困生”已是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所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主要阐述了如何帮助学困生不再后退,克服困难,取得学业上的进步。
  关键词:学困生;方法;兴趣;交流;作业
  
  农村每所小学、每个班级在客观上都存在“学困生”这一现象。在学科教学中“学困生”一直是老师们很头疼的问题。由于农村条件差,家庭困难,部分适龄儿童未能按时接受义务教育。近年来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诸多,惠及到这些读不起书的适龄儿童身上,他们年龄较大,按其不同程度插在不同的班级里。由于基础较差,年龄偏大,不能很快地接受新的知识,从而学习成绩不太理想。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再随着升级,他们所欠缺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成绩也就越来越差,从而导致他们对各学科的学习丧失了信心和兴趣。大部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欠佳,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不主动,不能积极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如何使“学困生”不再有困难,使他们成功地融入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我动了很多脑子。就我校我班而言,我采取了不同的转化措施。
  一、关注“学困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我努力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发现并鼓励他们的优点,用轻松的方式上课。同时,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用眼神、微笑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学困生”由于胆怯心理往往害怕开口,我就尽量用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多学习点知识,朗读他们会的句子,加以鼓励。这样“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增强了,对各学科的学习也充满了兴趣。
  二、耐心帮助“学困生”补充不足的知识,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
  我利用早自习时间帮助他们复习旧知识,预习新课,每天辅导一名,轮流辅导,帮助他们复习近期所学内容,防止新知识的积压。和“学困生”一起学习,实际上是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在我多年的耐心辅导下,“学困生”逐渐掌握了学习方法。
  三、增强和“学困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学困生”在多数老师面前是失宠的“丑小鸭”,他们和授课教师交流的机会很少,在心理上惧怕老师。为了减轻这种惧怕的心理,我尽量为他们创造和老师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的机会。如在课堂上抽出几分钟时间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及时帮助解决他们消化不好、不理解的内容,课间让他们发一下作业本、取一下教具、拿一下粉笔等不起眼的工作,课外聊聊天、谈谈心,询问他们的近况,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等,并提出帮助解决的办法,如“老师有困难找领导,学生有困难找老师,尤其找我更理所当然啦!”等。这些举动不仅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而且面对自己的错误他们也能及时改正,从而使他们转变了心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争取“学困生”家长的配合
  “学困生”家长的情况大家可想而知,其他适龄儿童全部该上学的都去了,而他们的孩子却拖到大龄了,这与家长的文化素质息息相关。在多次动员入学时他们的态度是“让孩子混大一点好传宗接代”。他们的这种思想经我多次劝说有所打动,他们同意让孩子到学校里来学习一点知识,既然送来了,就要配合老师教育好、学好。没有家长的配合,“学困生”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我抓住了家长支持、关心学生学习的这一特点,利用家长会,拜访家长、表扬家长等形式,得到大多数家长的支持,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对“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五、适当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做到分层布置作业
  对于“学困生”来说,要达到和其他同学一样的要求难度太大,他们也会认为自己达不到要求而放弃对学科的学习,所以我对不同年级的“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对五年级的“学困生”,首先要求学会简单的生字、拼音、组词、造句、会写一段话,只要美观大方就行,这是从最基础的要求开始的;其次每天读一篇课文,从吃力到通顺,知道大意,在读中获取知识;再次要求他们写自己最有兴趣的事,最想说的话,写自己喜欢的句子,重点词语、句子,从写中体会语文的美。对数学的教学,要求与其他同学不同,要求会用口诀,知道分数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会简单的计算方法,让他们体会独立完成作业的乐趣。经过几年的训练,我所教的大部分“学困生”都能运用简单和基础的知识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坚持而又有计划的工作,成功地转化一个“学困生”就是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作者单位 甘肃省渭源县祁家庙学区周华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