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师生共同进行作文批改的体会
2011-12-29岳振华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3期
毋庸置疑,作文是最令师生头疼的。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着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笔者以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情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作文—学生”一体化,才能实现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教师的批改,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缺乏敲击学生心弦的力量。分数高些的,又重新燃起了兴趣的火花,再去看老师的批语及文中圈圈点点的地方;分数低的,将作文往书包里一塞,自己不愿看,更不愿让别人看。即使是评讲,也是老师在唱独角戏,被表扬的学生有点兴趣,而多数学生则漠不关心,写作水平差的更害怕当反面典型,更是惴惴不安。所以我逐渐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例如,春天中的绿是新绿,夏天中的绿是墨绿,而秋天中的绿是黄绿,绿中泛出黄点。所以写景作文重点是把握住景物特征,把看似相似的东西写得与众不同。如此一来,既纠正了学生批改中的失误,又指导了写作方法,一举两得。
二、让作文批改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中学生受生活实际和阅读范围的限制,作文取材范围较窄,学生作文选材多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或亲身的经历展开。我强调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所以从学生作文中常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生物老师向我反映说某同学像有心事似的,一节课什么都没背进去,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也不知怎么回事。然而这一问题的答案竟让我在作文中找到了,那周的作文话题是“选择”,从文中反映出她收到了某男生的一张纸条,正不知该如何选择呢。文笔极为细腻,心情异常矛盾,直至最后也没下定决心,甚至还求助于月亮星星告诉她该如何选择。很显然,这是中学生常见的早恋现象,这种事不谈,学生面对彷徨,很有可能走上弯路;面谈,又会引起学生心理的恐慌,让其无地自容。于是我便借作文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看得出来,文中的主人公正经历着一次痛苦的煎熬,别的不说,但是一张纸条就已搅得她睡不好觉,听不进课了,以后还能怎样?要知早熟的果子虽然好看,却是又酸又涩。我们是否应该帮她尽快走出青春的沼泽地呢?”下次作文再交上来时,我发现“月亮不再昏暗,星星不再眨着迷惑的眼睛,主人公的脚步也坚定了”,我心中的那块石头也落了下来。如此一来,既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又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何乐而不为?
这种方式的作文批改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满足了学生对作文的期待心理,因为自己写出来的作文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了,这会大大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又有了兴趣,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是一大难题了。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对学生作文可起到示范的作用。如对学生掉笔、多笔、部件倒置、同音混用的字都一一加以修改,连一个错用的标点都不放过,学生就会被教师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所影响,作文时就会认真对待,真正写不来的字,就会问、会查,从而养成一种踏实、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把这种习惯迁移到生活、工作中,那么,学生将会终身受益。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修改只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最根本的还得从阅读教学、基础知识训练和口头表达训练入手。说得流畅也就能写得有条理,基础知识扎实也就不会“以”和“已”不分,“板凳”变“板橙”了,阅读能力强了就会借鉴他人之优到自己的作文里,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