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班民间游戏开展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2011-12-29陆苏兰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3期

  小班幼儿入园前玩的东西大多是父母直接在玩具店购买的带有声音、光电的现成玩具,操作方法也是被简化为按动一下按钮或开关。加上现在孩子玩伴少,又成天与这些现成的玩具做伴,导致缺乏与同龄孩子游戏的机会和交往能力。
  为了幼儿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学会与小伙伴交往,开展民间游戏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原先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则接触得越来越少了。为了传承这一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我们从幼儿上小班开始就对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在对小班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摸索、实践、反思的过程。下面将开展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内容
  民间游戏经过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在发生不断的改变,而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
  因此,我们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民间游戏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挑选和整理。在挑选时,要充分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当然给小班幼儿选择民间游戏时,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游戏内容。如:游戏丢手绢、扮木头人、骑竹马、金锁银锁、摇啊摇、钻山洞、跳房子、踢花毽、摸瞎子、点点触触、蚊子叮、梅花桩、过小桥等。
  二、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准确定位小班民间游戏多种玩法的目标要求
  不同的游戏活动总有难易的不同,我们在实施初期就选择一些易操作、易形成游戏氛围、易稳定幼儿情绪的集体游戏来开展,如丢手绢游戏。在幼儿间的协作能力发展较好时,可以让孩子们玩钻山洞的游戏。
  民间游戏的魅力就是同一游戏在不同时期就有多种玩法,我们需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分时期定位游戏的目标要求。
  丢手绢这个游戏因为本身有歌曲的辅助,所以孩子们特别喜欢。目标中要求幼儿能学会围成圆形蹲着,学会快速地反应、奔跑、追逐。传统玩法中也要求其他幼儿不能告知游戏当事人手帕在其身后。一开始,我们也是这么做的,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自己不知道又没有人提醒手帕就在身后,只会做出呆呆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样子,这样是学不会游戏的玩法的,正应了那句俗话“一口吃不成个胖子”。因此,我们及时调整了游戏要求,在刚学这个游戏时,允许同伴告知。等到大家都掌握了游戏的基本玩法,幼儿也具备了一些观察力和反应力时,我们再要求孩子遵守不告知游戏当事人的规则,如果违反规则就由他来代替游戏当事人表演一个节目。这样一来幼儿自然进入了由易到难的游戏状态。
  钻山洞是“同一游戏、多种玩法”中最具代表性的游戏。汲取前面“一口吃不成个胖子”的经验教训,把游戏分成了几个步骤、几种玩法来玩,试图让这个游戏玩得更好。
  首先,定位的目标是了解钻山洞、搭山洞的方法。
  先请两名幼儿搭成山洞站在圆圈线的两侧,其他幼儿做火车依次钻过山洞。孩子们觉得很有趣,玩得很起劲。到后来让他们停下来都不肯,还想玩一会儿。说明孩子们对新鲜的游戏非常喜欢。这个游戏重在让幼儿理解最基本的钻山洞方法,为后面进一步加深游戏难度做准备。
  第二,要求加入游戏规则,增加游戏趣味性。
  这次我先教会孩子们念儿歌《钻山洞》:“我来搭山洞,你来钻山洞,火车呜呜呜,宝宝钻出洞。”要求做山洞的幼儿在念到最后一个字时迅速放下山洞,如果做火车的幼儿被套住,就要替换做搭山洞的人,继续游戏。这样不仅增加了一点难度,而且还增加了很多趣味性。
  第三,换种玩法,增加游戏难度。
  此时,我给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所有孩子两两握手搭成山洞,站在圆圈线的两侧,然后一头的两名幼儿依次钻过山洞,钻出后在另一头继续搭好,以此类推,直至所有人都钻过。可是在游戏过程中,有的幼儿故意不让小朋友通过,还把山洞压得很低,或者就把手松开,这样就影响了游戏的秩序,于是我就规定如果故意这样就取消一次游戏资格,这样就保证了游戏的公平性。
  几次活动下来,孩子们对这个游戏的兴趣仍然很浓,就是搭山洞时,山洞与山洞之间间隔很远,很难做到肩并肩地排列山洞。有时钻的小朋友都不知道哪里才是山洞的尽头,因为看不清明显的断开标记,所以我在游戏的过程中一直提醒幼儿尽量做到肩并肩,使山洞紧凑一些,钻的小朋友也更具连续钻的挑战性。渐渐地在经过多次游戏经验的积累之后,孩子们自己也能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钻,怎么样才算搭得好了,游戏的过程也比先前顺利多了。
  遵循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定位游戏的目标要求后,幼儿才能真正从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到玩游戏的乐趣和成就感,民间游戏的魅力才能充分体现。
  三、将民间游戏渗透到小班幼儿的日常活动中,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为了能够将民间游戏更加深入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我们给幼儿创设了随处可见、随手可拿民间游戏材料的活动环境。走廊上贴有适合小班幼儿玩耍的各种民间游戏活动的实况照片,材料区有沙包、套圈、毽子、梅花桩、独木桥、跳房子、跨小河、高跷、独轮车、长尾巴、风车、油泥、陀螺、纽扣拉呼子、七巧板、纸牛角、彩带、绸扇、铜铃、新疆帽、水乡服饰等游戏玩具。有了这些民间玩具的加入,我们的游戏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幼儿来园后就可以在各区角中选择油泥来做富有创意的泥塑造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玩陀螺可以比比谁转的陀螺平衡性更好,转的时间更长,发展手指部位精细动作的灵活性;玩纽扣拉呼子可以锻炼小手的同步调甩动、拉动的协调性;玩七巧板、纸牛角可以使幼儿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拼搭成各种造型,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这些游戏因为操作幅度小、相对比较安静,还可以作为课间活动时间的游戏内容。这样既不会因为过度释放而难以收拢,又能得到适度的放松、愉快的心情,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幼儿学习效率。
  在幼儿晨间体育锻炼时,除了玩多人玩的民间游戏外,还可以用民间游戏玩具玩分散活动,如玩沙包、套圈、踢毽子、走梅花桩、过独木桥、跳房子、跨小河、踩高跷、推独轮车、揪尾巴、转风车等。当孩子玩这些东西时,或奔跑、或跳跃、或小心翼翼、或躲闪不及,时不时能从他们的脸上看见灿烂的笑容。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收获了活动的技能。但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时刻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做好护导,保证幼儿在安全范围内活动。
  彩带、绸扇、铜铃、木鱼、小锣、水乡服饰、吴歌磁带等民间材料最适合用作自主游戏中小舞台的道具。幼儿可以学着穿上漂亮的水乡服饰、摆弄着各种道具、载歌载舞,感受着吴歌优美的韵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体验苏州民间艺术的美,陶冶幼儿的情操,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也牵动了广大家长的心。家长朋友看到我们准备的游戏材料,同样也勾起了对儿时玩民间游戏的那份回忆。纷纷帮助我们收集制作材料,有的还特地和孩子一起在家里也做了一份玩具,好让孩子能够尽享民间游戏的乐趣。
  总之,从小班实施民间游戏的情况来看,幼儿对我们选定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游戏的玩法,而且民间游戏的光芒已经渗透到了幼儿的日常活动之中。我们需要保持这良好的势头继续深入实践下去,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郭巷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