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语言的“三味”

2011-12-29高远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3期

  摘 要:针对时下学生厌学的现象,提出了教学语言应富有“味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同时,从平常心态、充实提高、慎待“忤逆”等方面,论述了怎样把握好“言”的“味道”。
  关键词:情味;趣味;甜味
  
  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从各自的交往需求出发,通过相应的语言或非言语的行为与他人交往,发生相互作用。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教学语言不丰富,缺少感染力,往往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思维,这样的教学,肯定是低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也无疑是低效的学习。然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现代教学论的一个趋向就是探讨如何把苦学、厌学变为乐学、好学。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时,不仅仅是用一桶水来灌注一碗水,教师还要高度重视教学语言,使它富有“味道”。但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味道”呢?
  一、教学语言应有“三味”
  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三“味道”,即:“情味”“趣味”和“甜味”。
  1.情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教学,虽不能说无情不教,但应尽可能“动之以情”。作为教学语言的一部分的体态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体态语言的流露,让其感染学生,唤起学生与教师的共鸣,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把微笑带进课堂,用亲切、和蔼、慈祥的目光扫视全体学生。有道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的“深情厚谊”,他们怎会无动于衷呢?
  2.趣味
  教师若在讲课时,语言幽默一点,努力做到长短句式相辅,抑扬顿挫相承,语言文雅、准确、生动,文采飞扬,让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在教师风趣的语言氛围下,在宽松活跃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聚精会神地去领悟。
  我曾经教授过这样的两个班级,高二重新分班时,他们的外语成绩,无论是中考还是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与其他十个平行班级相比较,一个班级是全年级倒数第一,另一个则是全年级倒数第二。我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在倒数第一的班级,尽可能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授课;在倒数第二的班级,则严肃有加,上课一板三眼,课堂秩序和纪律让人感觉确实不错。可教学效果如何呢?在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中,倒数第一的班级的外语成绩,上升了四位,而倒数第二的班级则收效甚微。同样一个老师,一样地尽心,一样地倾情,差异为何如此之大?是语言,是有“趣味”的语言!
  3.甜味
  现在,多数老师记住了“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忘记了“甜言蜜语”。平日里,对学生除了骂,就是挑剔。美其名曰:高标准,严要求,百尺竿头,更进一尺。殊不知,那些取得进步的学生,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以确定他们的努力是否有效果、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基础差的学生,则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甘露”,让精神食粮化作前进的动力。何况无止境的批评或指责,会使学生抬不起头,直不起腰,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整天战战兢兢,唉声叹气,上课难以进入状态,思考又从何说起?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过:“一杯蜜糖比一加仑苦酒更吸引蜜蜂。”这样,教师应多一点赞赏,给学生以鼓舞,给他们以勇气和力量,学生上课肯定会信心十足,思维活跃。
  二、把握好“言”的味道
  厨师炒菜,讲究色香味俱佳。因为这样的菜能引起人的食欲。其中,盐的分量相当重要。太咸或太淡,会使菜的味道大打折扣。同样道理,教师发“言”,也要有度。言重则偏激,言轻则如隔靴搔痒,达不到目的。为了保证“言”的“味道”,以下几点,值得教师们关注:
  1.平常心态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但是教师也是人,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仙。他们也要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其心态有起有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需修身养性,达到“三我”境界,即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在学生面前“忘我”,忘却心中种种不愉快的事情;在名利面前“无我”,凡事多为别人想想,僧多粥少,何不“后天下之乐而乐”呢?明代崔铣曾撰《听松堂语镜》一书,其中的“六然训”,对升华人的思想,可供教师们借鉴:
  (1)自处超然。当一个人独处时,应保持宁静志远的心境,忘掉烦心之事,种花草,听鸟鸣,望远方,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或想想令人开心的往事,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2)处人蔼然。与人相处时,应谦虚诚恳,乐于助人。与人交往时应宽容大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融洽的生活气氛。
  (3)有事斩然。遇到事务繁杂,心烦意乱时,既要深思熟虑,又要坚决果断,应按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去办。这样不仅不会因事务繁杂而焦虑不安,反而会为自己有良好的处事能力而高兴。
  (4)无事澄然。无事可做时,或吟诗,或练字,想想“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会使人神清气爽,飘飘欲仙。
  (5)得意淡然。得意时仍需谦和身平,切不可狂妄自大,忘乎所以,应学会控制与善于驾驶情绪。
  (6)失意泰然。失意时,应泰然处之。人生在世,很难事事如意。在逆境中切不可自暴自弃,学会知足,主动寻找乐趣。这样才能避免患得患失,以坦荡的胸怀、通明的心境、良好的心态,干好自己的工作。
  2.充实提高
  作为教师,要求知识渊博,以一桶水之容,注一碗水之量。但是,现代知识更新的太快。试想,一桶水如果三个月不更换,这桶水是否还能喝?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如此,它需要不断地吸纳。要想“镇得住”学生,教师就要让一桶水变成长流水,达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地。有了知识的储备,教师才能在学生面前镇定自若,游刃有余。
  为了丰富自己的语言,教师不妨挤出时间多看点书,提炼自己的语言,让沉闷的课堂充满生机,使枯燥的知识洋溢着趣味。我曾在讲授英语语法《主谓一致》时,由于规则较多,学生不易记住。当我讲完第七条规则,突然对学生说,看看“猪八戒”是啥样。全班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但马上恍然大悟,禁不住笑了起来。原来“八”指第八条规则,“戒”与“介词”的“介”同音,即第八条规则与介词有关。这样,尽管这部分规则教多,但我注意讲解语言的艺术性,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当堂测验,效果非常理想。
  3.慎待“忤逆”
  被后人推崇备至的孔子,其弟子三千,贤者也只有七十二人。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不成器”的学生,他们无视校纪班规,不尊重教师的劳动,冷漠教师的关爱,对教师的教育持逆反心理,在课堂上顶撞老师,横眉冷对。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学生,他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已经上课五六分钟了,他依然椅背靠墙,双眼微闭,两手抱怀,翘着“二郎腿”。尤其让人不能接受的是,竟然连书和笔记本子也懒得拿出来。于是我走到他的座位前,对他说道,到这儿来就是做学生,而不是做少爷,而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就在这节课快要下课时,这位学生突然冲上讲台,振振有辞,说老师不该骂他是少爷,大有要与我“火并”之势。面对如此“胆大妄为”“逆言犯上”的学生,我采用了“六宽”处理法:
  (1)时间上宽限。上课时出现的问题,尽可能课后处理,公开场合发生的情况,尽可能个别场合解决。
  (2)态度上宽厚。即使学生出言不逊,也不要火冒三丈,学生的过错伤害了你的自尊心,威胁了你的“权威”,也须克制自己,冷静加以处理。
  (3)环境上宽松。与学生谈心,不妨让学生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同他沟通。
  (4)条件上宽让。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讨价还价”,重在以人格和修为去感化学生。
  (5)情感上宽容。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阅历、知识、及自控能力不能与成人相比,对某些偏激行为,不必耿耿于怀。
  (6)处理上宽大。适度从轻处理,大多数学生会知恩报恩的,不要动辄停课、请家长、退学。
  言之不易,有味之言更难。因此,教师教学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味”。做到了这一点,何愁你的课无吸引力?何愁学生对你的教学不感兴趣?又何愁你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效率呢?
  参考文献:
  [1]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肖祥云.该学“六然训”[N].扬子晚报,2003-11-2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