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小组活动 培养学生素质

2011-12-29王小云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8期

  一、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小组活动是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方式的教学。要求老师在准备一节课时,重点在“备学生”,从孩子的需要出发,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挖掘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产生了乐学的情绪体验后,他们对讨论的材料、要求是一种主动去接受的态度,这样的小组活动往往呈现出一种热烈的气氛,而活动过程则是创造性的、开放性的。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次尝试:教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的一个例题“计算360-70=?你是怎样想的”。我让全班学生小组活动,进行讨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集中到了这道题上,每个人跃跃欲试展示出自己的方法。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360-60-10;
  (2)300-70+60;
  (3)360-100+30;
  (4)160-70+200。
  这些计算方法中第(1)种比较容易想到,第(2)(3)(4)种需要学生充分调动思维,主动地去寻找不同计算思路。无论学生用哪种计算方法,很欣喜的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全都是学生主动将新知与旧知连接起来解决的,由于连接的旧知不同,因而方法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是对旧知的一种突破。在这一讨论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二、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肯定要运用到语言交流,它可以是两者之间的交流,可以是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全班范围的广泛交流。马克思曾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特别是数学语言要求科学的严密性、逻辑性,那么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对于内容、问题简单的小组活动的语言要力求准确。可刚开始运用小组活动这一形式时,学生语言散乱,想到哪就说到哪。于是,我就要求学生说话前先想清楚,把要说的话按顺序讲出来,简明扼要。加之长期的训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我让学生观察讨论下面一组算式有怎样的规律:1×8+1;12×8+2;123×8+3。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先由一个小组代表做了如下汇报:我们通过讨论发现这组算式中第一个因数最高位都是1,第一个因数分别从一位数变为两位数、三位数,并且第一个因数的后一个数字都比前一个大1。然后组内其他成员补充道:我发现这组算式的第二个因数都是8。其他小组继续补充:通过计算我们小组发现算式结果分别是9、98、987,每个结果数字的高位依次比低位大1;如果按这个规律继续算,这组算式往下应该是1234×8+4……这些,表现出学生清晰、有序的口头表达能力。小组活动是课堂上学生运用语言交流机会最多的时候,也是学生思维最自由、最轻松的时候。利用这些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一种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有很大帮助。
  三、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小组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式时应注意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性。正因为如此,运用小组活动设立的目标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要有一定高度,学生需跳一跳才行,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有信心参与活动。小组活动的教学形式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素质在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下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在小组活动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基本的认知任务外,还应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在教学“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先出示了活动一:“在生活中你了解哪些东西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哪些东西的重量以千克为单位?”活动内容很大,于是在活动前让学生对调查的内容进行自愿选择。一部分学生了解以克为单位的东西,一部分学生了解以千克为单位的东西,有方向,有选择,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选择性。活动二:“你知道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吗?”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积极调动起来,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氛围。“我们小组调查到这几颗赤豆大约重1克。”“我们小组调查到两袋白糖重1千克。”……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像那无边的宇宙,每一个学生就像太空里的星星。让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也就得到了培养创新。
  有一个孩子课后告诉我,他通过预习知道1个2分币大约重1克,在寻找1克的东西时,因为太轻不好找,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一个2分币放在一只手里,另一只手里放几粒米,用手掂一掂找到1克大约有多少粒米。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学到了许多生活知识,也形成了令人佩服的能力。这让我想起了《小组活动论》中的一段话:“主张以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方式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自然和社会的系统知识,并在经验重组和交流活动中实现对已有认识的突破和创新,达到情感、行动的升华和提高。”
  四、利用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魅力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不能只是教授数学,而应是一名灵魂的工程师。网络的快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给学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个别家长、学生重视课业成绩却忽略了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讨论有序,进行汇报时,先由小组内成员发表意见,之后其他组员还可就不同之处发表个人意见。其他学生应养成别人汇报时,认真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现今学生良好魅力的要求之一。除此以外,小组活动还可锻炼学生的组织、安排、分析、评价能力。
  总之,小组活动是数学课堂常用的一种活动方式,在小组活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只就学科内容进行讨论,而且要以小组活动为媒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素质。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桃园镇桃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