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境中探究 在兴趣中发展
2011-12-29赵颖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8期
小学科学是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感受科学的伟大,探索科学的奥秘。从知、情、意、行等各方面使学生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培养其良好的科学素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以兴趣为打开知识世界的一把钥匙。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
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才会受教育于轻松愉快之中。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结合小学生好动、好学、好新的特点。在学习小学三年级科学动物单元时,我特别带来了真实的小动物:蜗牛、蚯蚓等。孩子们看到了真实的蜗牛,都兴奋异常。开始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蜗牛有眼睛吗?”“蜗牛背上厚厚的壳是做什么用的?”“蜗牛的爬行速度是多少?”“蜗牛有牙齿吗?”等等。孩子们有了问题,就会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教师要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怎么样才会知道问题的答案。比如,关于蜗牛是否有眼睛这个问题,我问孩子们:“谁有办法能知道蜗牛是否有眼睛?”孩子们开始思考。有的孩子说,可以做个小实验,在蜗牛经过的地方放上它喜欢吃的蔬菜,就会知道它有没有眼睛了。有的孩子说,我觉得这个方法不行,也许蜗牛是用嗅觉找食物的呢?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他们决定分工合作,有的同学负责查阅资料,有的同学开始动手做实验。没一会工夫,问题的答案他们就知道了。通过观察蜗牛激发了学生想要了解蜗牛的兴趣,因此他们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学会用分工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主动学习,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孩子们将准备好的木块、纸、金属、塑料等放入水中。有的木块漂在水面上,有的则深入水底。孩子们有些困惑地看着我问:“老师,一样大小的木块为什么在水中的状态不同呢?”我微笑着说,“你们再好好想想,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孩子们把木块捞起来,仔细观察。细心的孩子说,“有块木块原来就是湿的啊!所以放入水中,它就沉入水底了。”其他的孩子也开始观察,发现两块木头的颜色不同,一块颜色深,说明它原本就含有一些水分。而另一块颜色浅,说明它是一块干木头。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也变得更加主动。
教师不仅要引导孩子在课内进行探究学习,同时也要引导孩子把探究延伸到课外,让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同时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