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1-12-29陆亚青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8期
21世纪,我们正经历着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的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人类活动。网络技术不仅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速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强烈冲击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教育观念,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和方法。
依据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愉快教学、自主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我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依据现代学生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集合网络资源和技术,对引导学生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实现研究性学习作了一些探索。
一、要正确理解“网络环境”
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同学们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并可以将学习内容下载保存,再通过软件进行编辑处理,以供长远研究学习使用。
在教学实践中将网络技术与美术欣赏课程整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才是网络环境下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里的作用;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以及在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1.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课题研究,教师经常深入学生课题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课题,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2.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归纳起来,主要有:(1)课题选题的指导;(2)研究思路的指导;(3)研究方法的指导;(4)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例如,我在中国古代山水画教学中,教师先列出多条研究性课题:山水画中诗情的体现、从山水画里的树种看现代环境保护、山水画与古典音乐的联系等。学生可以选择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课题,在确定了选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下载保存后继续分析直至完成分析报告。通过课后的研究,更加感觉到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博大精深,提高了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审美品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美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分散的。各学生之间的能力也有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将学生编排成不同的课题组,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三、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学生个人或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征求各种意见后,由自己决定研究内容、方式以及结果的表达、展示方式。有一个实例,园林艺术和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美术中不同门类的两种形式,但是它们的那种亲近自然、模仿自然、妙造自然的精神内涵将这两种艺术形式联系了起来,我们在学习时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因此,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建立研究性课题,让学生成立了课题组,并作具体分工安排,让他们通过上网查找各类相关资料,将这些信息资料编辑,通过一系列对比之后验证了课题。在围绕以美术欣赏为中心的课题研究中能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查找理论依据,依靠自己查找的资料分析、解剖问题,最终做出可靠的评价。
四、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学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
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欣赏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是人—人的关系,教师、学生与网络是人—物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网络资源,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引导、指导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反馈所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能力。专业的美术论坛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园地,也可以在专业论坛发表个人美术欣赏专著,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及疑问编辑成超文本通过E-mail发到老师信箱,待教师阅读完毕给予完善的答复;还有网络留言板,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学生通过留言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