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待花开

2011-12-29戴晓明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8期

  小林,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同学。他曾是令老师骄傲的学生,聪明、思维灵活,成绩优秀。上课时,经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他待人热情,在班里有一群“哥们”。这样的学生,既不让老师操心,又在班中营造良好氛围,试问有哪个老师会不喜欢呢?也因为此,我认为小林已经走上了健康的成长道路,无须老师过多的提醒、监督,只要适时地给予一些表扬或者点拨就可以了。
  但是,四年级下学期一开学,我已经隐隐觉得小林跟以前不一样了。每天的作业从字迹潦草到缺题、漏题到欠交,上课再也看不见他闪着灵光的眼睛、侃侃而谈的风采。他开始见到老师不是低着头弯着腰,就是索性绕道走。下课的时候,总是跟几个男同学在教室的角落窃窃私语,一见到老师来,就作鸟兽散。为什么他会有这个变化呢?我带着担心拨通了他妈妈的电话。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在放假时期迷上了玩电子游戏。
  听了妈妈的电话后,我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懊恼。我一定要找他谈一谈的。但要既尊重他,让他觉得老师是从朋友的角度劝诫他的,又能在感情上打动他,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对他的关怀。我思前想后,决定试一试这个办法。
  第二天,我知道小林妈妈已经告诉他老师来过电话,他也肯定知道我会找他。因此,他今天比往常更沉默,仿佛想把自己在我眼前消失了一样。我整个早上都没有找他,仿佛我已经忘了这一件事。到了中午,我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微笑地坐在他跟前,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他奇怪地看了我一眼,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告诉他,我昨天给他妈妈打电话了,听说他最近在电脑方面很有心得,我有件事情想请他帮帮我。他一听到帮老师忙,马上提起了精神。我说:“我有一个邻居,年纪跟你差不多,他经常来我家玩。可是,最近他迷上了电子游戏,整个人都变了……”他听到我说到这,表情马上不自然了。我接着说:“我是想问问你有关游戏的事情。”他这才抬起头来。在轻松的气氛下,我问了他现在小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那游戏是怎么玩的,为什么电子游戏这么吸引小孩子,我还问他一个沉迷电子游戏的人长大可以干什么。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对我的疑问可真是回答得头头是道。我听完他的话后,就跟他开诚布公了,我说:“我真高兴你能这么真诚地与我谈话,我也实话实说吧。我说的那个邻居其实就是你。老师今天本来是要来教育你、帮助你的,但没想到,反而让我了解到更多我不知道的东西。你的志愿是当电子游戏编程员,这让老师更加高兴,因为你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但是,据我所知,当电脑编程员也不是玩游戏厉害就可以的,其中还是有许多知识的。如果我们在小学阶段就放弃了学业,那我们能有足够的知识理解编制的道理吗?你说是不是?再说,等十几年你出来工作了,世界都不知道有多大的变化,如果你掌握一种知识,那你的道路会有多狭窄呀?我们现在这么努力学习,爸爸妈妈花那么多精力和金钱来培养你,无非就是想让你的人生道路能宽一点,长大后是你选择工作,不是工作选择你。你这么聪明,一定能听明白老师的话的,对不对?”
  也许知道了我了解他玩电子游戏的情况,也许是怯于老师的威严,也许是我的话打动了他,自此以后,小林玩电子游戏开始收敛了一点。他的成绩提高上来了,但是他在学校没有了以前的开朗、活泼。我不时还能从同学的口中知道他还在玩游戏,有时还帮同学买电脑游戏碟。听他妈妈说,他的电脑技术也越来越厉害了,居然能破解了上网的密码。他给我的感觉就是:反正我成绩过关,你就管不了我。
  可是,那天我又发现他没交作业,他不交作业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了,我循例也要好好地说说他。谁知,他居然一脸不解地看着我,我还没说完,他一摔作业本,扭头就走了。一个小学生能这样对老师,的确是不多见的。我既伤心又懊恼,怎么自己在他身上付出的努力就换来这样的结果呢?我反思自己的态度,自己的方法,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尊重他了,但我不能对他的问题置之不理呀。只要他身上有火星般的闪光点,我就一定要把它变成熊熊燃烧的火焰,树典型,立榜样。可是,他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只要我说他什么,就是针对他,处处为难他,难道当老师的就应该这么冤枉吗?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一定要通过沟通交流来解开,就算是师生也不例外。后来我找见他的父亲,当天放学我们三人就一起在教室里见面。我开门见山问他对我有什么意见,是不是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是不是我有什么处理不公平的地方,让他受到了委屈,我想让他在父亲的陪同下畅所欲言。如果是真的,我愿意改正,在家长面前我也不好抵赖什么。我就想公平地与他敞开心扉来谈一谈。当然,小林什么也没说。我一股脑地把自己怎么培养他的想法都说出来了,把我的目的也在他面前说得清清楚楚。我也实话告诉他,一个老师对学生最大的伤害,不是多么严厉的批评,而是无声的放纵。我那天晚上说得很动情,在旁边的他的父亲也听得热泪盈眶,小林则不断地擦眼泪。
  第二年,由于工作调动原因,我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单位,离开了小林。但我还不时地和原单位的同事及一些学生有联系。后来,我在同事的嘴里得知,小林上了六年级后有很大进步,特别上进好学。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协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