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瑕疵

2011-12-29丁文健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8期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遗憾的是空泛、琐碎、机械的提问在当下语文课堂比比皆是,这样的提问缺乏探究和发展性,造成了课堂教学效果的低效。
  一、空泛的、偏离内容的提问导致教学目标的流失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多元的文本解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这点,在课堂提问上也搞所谓的创新,如教《愚公移山》,提出“愚公其实可以不移山,那么有哪些办法呢?”学生的回答自然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有的说搬家,有的说开辟新路,有的说靠山吃山发展生态旅游等等,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也夹杂着一些笑声,最后教师不得不把学生拉回到“愚公移山的精神”的讨论上,这是教师课堂问题预设的空泛,甚至偏离内容,导致了教学目标的流失。这就需要教师提高问题预设的基本意识,紧扣教学目标,使问题适合文本,要求明确,避免学生无的放矢的讨论问题。
  二、肤浅的、琐碎的提问导致课堂教学深度的流失
  有些教师为了语文课堂的表面繁荣,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追求笑声、掌声、歌声的充斥,追求画面、影视的插入,结果忽视了课堂有效问题的预设,导致了课堂教学深度的流失。如一位教师执教《夏》,提出了以下三个主问题:“说说生活中你对夏天的感受?”“文中的夏天是怎样的呢?”“你喜欢作者笔下的夏天吗?说说你的理由?”整堂课围绕解决这三个主问题而展开,课堂上看试热闹,学生参与度也高,但是,它存在的问题也是致命的,教师都在和学生聊一些肤浅的、琐碎的东西,始终没有对“自然之夏和生命之夏”进行解读,也没有深入挖掘文本的言语形式。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绝不能为了热闹而牺牲应有的深度,也不能迎合学生的胃口而仅停留在对文本内容掌握信息的层面。那么问题的预设就要做到精确并注意问题的层次、梯度,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使课堂教学具备一定的深度。
  三、生硬的、机械的提问导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
  “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语文课堂如果一味地直来直去,不仅启发性不强,久而久之,学生还会感到索然无味。可是有些课堂师生的对话生硬、机械,一问一答只是围绕着标准答案兜圈子,无所谓生成,犹如严肃的考试,需要讲究标准严密的答案,一个面临考试提问的学生,又如何活跃得起来?所以课堂的沉闷也在意料之中了。那么该怎样避免沉闷呢?笔者认为必须注重提问的方式,初中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年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决定了学习的特点。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喜欢能动态参与的课堂。因此要想课堂问题达到显效,这个问题就必须既紧扣文本关键,又能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学生在好问题的引导下,不断地思索、讨论、争辩,才能撞出思想情感的火花,撞出课堂高潮。
  其实,语文教学中诸如此类的“瑕疵”现象并不少见。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的提问。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更不应该空泛、琐碎、机械。在教学过程中,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强求一致。语文老师,必须认真学习理论,深入钻研教材,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开拓进取的精神、开放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才能做到“投出一粒石,激起千层浪”,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之目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