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璞归

2011-12-29唐静亚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8期

  摘 要: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追寻形式简约而内涵丰盈的语文课堂。要在实现语文课堂本色回归的同时,也散发出诗意灵性的语文味。(1)目标简明,孕育人文关怀。(2)设计简化,孕育弹性预设。(3)手段简便,孕育学习方法。(4)提问简练,孕育思维情感。简约不是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简约不是低能,它是一种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同时课堂也因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实现本色的回归,而开出丰盈的花朵。
  关键词:语文;小学;课堂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灵活开放的课堂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但是有些课堂也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性,变成了教师哗众取宠的舞台,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于是,随着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又迎来百花齐放的局面。究竟什么是语文?一时间大家众说纷纭。那么到底哪条路才是真正指向阅读教学的理想回归呢?莎士比亚有句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借鉴到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追寻形式简约而内涵丰盈的语文课堂。我们要在实现语文课堂本色回归的同时,也散发出诗意灵性的语文味。
  一、简明目标,体现人性关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上说:“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纲要》里讲“精选”,其实就是要我们削枝强干,集中目标,突出最要紧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语文课程中什么才是“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呢?张庆老师已经为我们点明了七个字: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作(习作)、说(口语交际)、习(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为这七个字,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终身的学习与发展的。是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打好这几个方面的语文基本功。
  退而论之,且不从语文的本位主题思考,每一篇课文的目标也都要精简。很多老师,面对一篇课文,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要教什么东西,看看这段,好,看看那段,也好!随着对文章的研究越深,教学目标越是多而杂,恨不能倾囊相授,生怕学生不能全部掌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文本的特点,不能根据年段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正如王荣生老师所指出的,确定语文教学的内容,往往比怎么教还重要。教学目标要因三维目标的整合而“简”,以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为主,其他为辅,彰显语文本质的同时而不失其多元性,使目标立体化,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少则得,多则惑”,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少些、单纯些,才能抓得比较实在,使学生学必有得。因为时间是个常数,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反而把整体的教学四分五裂,让学生忙忙碌碌却不知所云。
  目标的简明也许每个人的思考不同,但应服从于语文学科的特点,以用教材学语文能力为基本出发点,落实听说读写的同时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接受真善美的教育。
  二、简化设计,孕育弹性预设
  相对于数学设计的“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课的预设往往使人觉得“千头万绪一团麻”。面对经典,语文教师感叹,可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文字层面的,思想层面的,似乎哪样也割舍不掉。大量的事实证明:复杂、烦琐的教学设计会破坏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学生不仅不能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还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现在,用“简约”的理念来重新审视,就是要求教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确立简洁集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主线。这样做,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层次性目标,使课堂教学更有条理;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防止对教学流程的构想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去朗读、去感悟、去思考、去体验。如果说课堂是一条船,简明的设计主线就是精确的航线,让师生在纷繁复杂面前不至于手忙脚乱,迷失方向。
  进而再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过程,我们可以预设,但是我们不可能预见到课堂上将要发生的一切。因此,教学设计必须讲究“留白”艺术,要富有弹性,也就是说要有既定的东西,又有待定的空间。实体的作用尽人皆知,毋庸多说,空虚的部分常常被人忽视,而它的作用反而比实体的作用来得大。无形胜于有形,可能性总是高于现实性,对于教学设计,我们在乎的常常是我们看到了什么,而不大注意“看到”以外的东西,其实真正体现价值的地方反而是看不到的待定的空间。对于学生,他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也需要空间和时间来思考和感受,而不是接受既定的思想和方法。
  三、简便手段,渗透学习方法
  随着教育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自从“电”闯入语文课堂以来,语文课堂就变得多姿多彩了。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个性化,教师上公开课时,动辄就把所有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所有教学手段和方法搬到一节课中,多媒体、小组讨论、表演、游戏,甚至吹拉弹唱加画画等等,务求以丰富的手段帮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学习体验。大量的非语文手段代替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品评和玩味,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语文能力、兴趣、习惯吗?其实使用一切教学手段的最终指向就是掌握语文方法,感受语文魅力,提高语文素养。语言文字才是语文的生命源泉,那为什么不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这才是阅读的根本,语文能力培养的实效性体现。
  以现在流行的拼音教学活动课为例,特别是在拼音总复习时形式新颖活泼,很有借鉴和探讨的地方。许多老师都会不约而同设计《趣游动物王国》教学,虽然老师上的都是一些内容枯燥的复习课,但正因为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游戏,孩子们不仅没有感到厌烦,反而都争着参与到老师设计的课堂游戏之中,乐此不疲,游戏让孩子们的情绪始终保持兴奋状态。其实拼音教学也需要读拼音,需要写拼音,这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石,所以在游戏化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任仍需放在第一位,我们不能为了美丽的课堂形式而丢掉了语文教学本质。
  四、简练提问,带动思维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简练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特别要注重提问的简练。提问的重要性很早就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因为教学的主要流程基本上是以教师的问题串起来的,很多时候,学生课堂上的主要生活方式,是在猜测问题的答案。课堂上,他们与静思默想基本“无缘”,和潜心会文近乎“绝交”,有的,只是热闹、肤浅、无聊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又是如何收获的,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静静思考。新课程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不仅仅是简化提问、归还时间的问题,核心应该是归还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自由经历思考、交流、碰撞、交锋的过程。与此同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之美、语义之趣、语文之灵性、语文之厚重,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人性、关注健康、关注情感、关注文化、关注审美。文本中活动着栩栩如生的形象,流动着热烈的情感场,这些都需要作为引路人的教师,引领学生前行。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应该是润泽生命的殿堂,语文的本色应该是简朴的。所以语文应以简约为种子。简约不是简单,它是一种课堂感受;简约不是随意,它是一种精湛设计;简约不是低能,它是一种高效整合;简约不是无为,它是一种教学境界。同时课堂也因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浓厚的语文气息,实现本色的回归,而开出丰盈的花朵。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