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误区

2011-12-29王生康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8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确实,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倡导学生张扬个性,表达观点,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大家一致的口碑声中,在身体力行之下,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教师对学生的标新立异赞不绝口,对所有的回答都点头称是,甚至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时一定要有独特体验,你说,他说,我也说,虽然课堂上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但实际上教师已步入“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误区。
  误区一:只着重“张开”,不注意“收拢”
  案例1:一位教师在上《船长》一课时,要学生讨论并说出船长哈而威为什么和“诺曼底”号舰船一起沉入大海?
  学生1:因为哈尔威驾驶“诺曼底”号出了事,他认为自己要对这次事故负责,因此选择与船同归于尽。
  学生2:因为当时时间非常短暂,只有20分钟,而且船长还要指挥其他人逃生,时间太短船长逃不了生。
  学生3: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是可以虚构的,不一定有哈而威船长这个人,即使有作者也可以虚构船长与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情节。
  学生4:我看过电影《泰坦尼克号》,上面的船长也选择与船同归于尽,因为泰坦尼克号是他的全部心血。哈而威船长的情况可能跟那个船长的情况差不多。
  学生5:哈尔威船长把“诺曼底”号看成了自己的儿女。既然儿女不在世了,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义了,所以选择死亡。
  老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每个人的看法都很有道理,希望大家以后就这样去感受、去体验……
  评析:以上阅读对话,学生的发言不能不说精彩,体验不能不说很独特。老师觉得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理由很充足,哈尔威船长为什么和“诺曼底”号舰船一起沉入大海,课文中本来就没有确切的答案,我为什么非要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呢?那么,学生的回答是值得推敲的,难道真的没有更为合理的结论吗?回答是否定的,哈尔威船长与船一起沉入大海是因为没能及时逃生。理由有三:(1)当时时间紧迫,他还要指挥别人逃生;(2)当时救生的小艇很少。文章第28小节中有这样一句“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与‘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说明艇小艇少,一次只能救少量的人,必须要来回穿梭行驶;(3)最后一小节有“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一句,“又”字说明船长面临危险,救人不止一次,在死亡面前他没有选择,没有道理这次选择。这位教师显然没有注意到文本中透露的信息,在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法后,并没有对此“收拢”便匆匆结束了,因而没能很好地指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毋庸置疑,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应是多元的,但不能认定学生独特的体验与理解都是正确的合理的,例如学生5表达的就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有些文本,学生可以存在不同体验,但也有些文本学生存在共性的感受;有共性的,就需要老师进行归并,因为求同存异是阅读对话的本质。语文教学要“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存异”发展发散思维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求同”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培养,这样才能把“发展思维”落到实处。
  误区二:只着重“表扬”,不注意“评判”
  案例2.《我也是普通一兵》赞扬了刘少奇同志为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当课文学完后,老师要求谈一谈自己的独特体验。
  学生1: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少奇同志工作忙碌,夜以继日,便他可能会因为救民船而耽误了国家大事,我觉得他这样做决定前不慎重。
  老师:你能联系上下文分析,你的想法有新意。
  学生2:当时刘少奇所坐的船上人员应该比民船上的要多,物品比民船上的贵重,而刘少奇同志当时坐的船自身难保,再冒险去救民船,万一有什么闪失,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老师:你的问题很有创意,刘少奇同志当时的确应该衡量一下,太冒失了。
  评析:上述师生的体验对话成了对刘少奇同志的批判大会了,很显然,这与文章本身的价值取向相悖。
  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散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思维的解放,也是语文的解放。但“离经叛道”不等于游离语文课的目标,脱离语文课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对于语文课上种种大胆的体验与感受,教师不能一概肯定。如果教师忽视文本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错误体验不做评判、不加引导,甚至表扬,那么就会迁就学生、纵容学生,无法让学生体验和探究语文自身的语言美和文字美,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文道合一”的宗旨,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
  误区三:只着重“指点”,不注意“辨析”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金蝉脱壳》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听叔叔们介绍蝉脱壳时“神奇有趣”的感受,组织这样的教学:课件出示两句话:(1)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2)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出来,爬到树上脱壳。
  老师:同学们,屏幕上的两句话,你认为那句话更好?
  学生1:老师,我觉得第二句比第一句好,因为第二句话比较简洁,让人一读就能明白它的意思。
  老师:(诧异)真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好吗?
  学生2:老师,我认为是第一句好,因为这句话比较生动,让人读起来感到有趣。
  老师:(高兴)是啊,第一句是拟人句,当然比第二句形象。
  学生1很疑惑地坐下来……
  评析:这位教师教学预设这两句话的目的是想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第一句形象生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觉得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学生一般都会说第一句生动,当学生1说出“第二句比较简洁”这样的意外生成时,教师没有做好准备,所以感到诧异。为了不影响既定的教路,只得再请学生2说之后再作出指点,硬把学生拉回预定的轨道,这样又可以按部就班,教师就如释重负了。
  如果就突破这课的教学重点而言,教师的做法无可厚议,但他恰恰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1的体验难道值得否定吗?第二句从通俗的方面来谈就是比第一句简单明了,但从文学效果的角度审视,第一句比第二句更能传神地表达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预设,没能通过分析,让学生1明白“其然”。至于第一句如何传达作者的情感,教师还是没有进行引导辨析,只是笼统地用“生动”“形象”来说明,其实也没能让学生2知道“其所以然”。假使能在学生这种独特体验出现后,顺势引导,抓住“钻”“偷偷地”“脱”“换”“旧衣”与“新装”等词语,带领学生去体会去感悟,一定会让学生品味到文学语言的魅力。
  反思:当前,很多教师虽然非常注意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能够设置教学环节让学生畅谈感悟,但是当学生真正发表独特的体验时,教师并没有引起做够的重视,要么在一定时间后收网,把学生带回预设的教学流程,要么任由学生说,对学生一味表扬以示尊重,甚至对孩子不适宜的言论听之任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禁要问,老师为什么会走进这些误区?我以为有这样几种因素左右着老师:首先是教师的功利思想。在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上,教师认为一定要有这样的教学安排,才能突出“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样的课才是优质课。至于学生说对说错,说多说少,显然并不重要。其次是教师对课标精神的曲解。既然师生平等对话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体验,不管学生说成啥样,都要表扬鼓励,不能批评,否则就会打击孩子,抹杀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再次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力,有的没有细读文本,有的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最后教师中仍遗有以“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当学生有了独特体验,教师不是主动抓住精彩的生成去引导,而是对此轻描淡写或是置之不理,如果围绕体验展开下去,势必影响自己的教学思路,使课堂陷入一片混乱。
  综上所述,我们要想走出“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误区,必须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摒弃一些功利的教学思想,领会课标,钻研教材,细读文本,在教学中审时度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精彩的体验充溢我们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全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教师教育,2006(2).
  [3]江苏教育研究,2006(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