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障学生舞蹈教学意境初探

2011-12-29陈实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8期

  摘 要:听障孩子因为听不到世界上美妙动听的声音,就会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视觉的感观和心灵的体验上,所以他们对舞蹈的追求比正常人更有热情,通过表演可以达到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目的,以此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及评价。对于其他听障学生来讲,也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和熏陶。如何创造美的意境,使学生具有美的感受,是一种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以情感表现为依托,加强听障学生对舞蹈内涵的情感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强化听障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听障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想象力,使他们都具有美的意境,通过舞蹈获得审美体验,塑造完美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舞蹈;意境;情感;心态;生态;情态
  
  一个好的舞蹈可以令人耳目一新,产生情感的共鸣,用行话说就是有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听障学生舞蹈的意境和正常孩子有所不同,正常孩子的意境靠语言便可以产生,而听障孩子单纯的靠语言是不可能产生意境的,还要靠行动去体会,这也是根据听障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缺陷来确定的。如何创造美的意境,使学生具有美的感受,是一种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我们不能用一种低沉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孩子,要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紧叩时代的脉络,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进行提炼,使之升华,使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这就是一种发展的眼光。在创作的主题上要紧紧抓住孩子们的想象力,使他们都具有美的意境,能够与之产生共鸣。
  意境对听障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有一种向上的感觉,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具体探讨一下听障学生舞蹈教学中的意境。
  一、心态意境
  听障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动态”,而动态是一种积极的调和状态。这一时期,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欲最强,他们常常会对外界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但正是由于他们的这些想法,使得他们的天然属性暴露无遗。喜、怒、哀、乐、忧愁、烦躁等心理活动也随之显现,且不加任何的修饰,这种动态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怎样克服这些消极的动态呢?于是我编了许多小的舞蹈来反映这类事情,通过学生的表演,使他们与之产生共鸣,并思索自己的行为。其中有一个舞蹈叫“妈妈不在家的日子”,讲述的是一个孩子在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的生活,自由自在,随心所欲,为了发泄把报纸撕得满地都是,吃过的饭碗也到处乱扔,最后筋疲力尽地睡着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从中我们就能够很清楚这个孩子的心态,舞蹈上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可以使我们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艺术是一种美的享受,我们绝不能给我们的孩子太多的精神压力,而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太多的伤害。在课上孩子们可以自由的发挥,把自己所想的和将要做的用身体表达出来。我记得很清楚,有这么一个孩子,平时手脚有一些不老实,他是这样表演的,台上他左看右看,撬开了抽屉,偷偷地拿了100元钱,在楼道口又顺手牵了别人的一辆自行车,到了街上买了许多吃的东西,回来以后吃一口就扔了,最后吃饱了,干脆把它们全部都扔进垃圾桶里。看了以后我感到特别的揪心,他们的脑子里错误的想法还真不少,平时我们对他们的教育太过于简单化了,太不够深入了,对于他们的心灵我们接触得太少,如果看不到这一点,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课后,我找到了这位同学,知道他的母亲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看他了,也没有给过他零花钱,看到别的孩子买这买那,于是他的整个人都变得烦躁起来,心理也随之不平衡起来。那天我和他谈了许多,我告诉他,也许家里有事,妈妈没有来,或者家里有什么困难,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体谅家里,绝不能以一时之气做出傻事,害了自己,我们能够在这样好的环境里学习已经是不容易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家里有家里的难处,每一个做父母的没有不疼爱自己的孩子的,做什么事情我们不能只考虑到自己,而忽略了别人的存在。我拉着他的手,慢慢地我看到他落泪了,于是我又给他讲了许多家庭贫困的孩子刻苦学习的事。现在这个孩子进步了许多,坏的习惯也改掉了。事后我和这个孩子的家里联系了一下,原来,这个孩子的家里确实出了点事,所以父母没能来学校看望,这个学生知道了以后,也原谅了家里。利用舞蹈训练,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的教育,及时的帮助,使他们都能健康的发展,这也是舞蹈教学的目的。但人各有不同,所以心态也各有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也至关重要。
  二、生态意境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生态是根本,而孩子们的生态是孩子们心灵健康成长的环境,良好的生态能够促使孩子们健康的发展,不健康的生态能够扭曲孩子们的心灵。对于听障孩子来说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点自卑,低年级的孩子自卑感不强,他们天真活泼,到处充满了朝气,而到了高年级以后,他们便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有时不愿与人交谈。因此在舞蹈中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舞蹈是靠人的形体动作作为表现材料的,对于低级的消极的动作要及时地纠正,就像音乐那样,用一个个美丽的音符组成一个优美的旋律。人的形体也是通过一个个犹如音符一样的动作排列成舞句和舞段,直到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形象、直观地展现和反映大自然中某种生态特征,其形象出神入化、惟妙惟肖,不得不使人折服,舞蹈的确拥有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儿童舞蹈种类很多,其中之一是动物舞蹈。一个事物区别与另一个事物,关键是把握准特性,以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例如,音乐剧“池塘的春天”,春天到了,蝴蝶飞来了,小鸟舒展着翅膀,小鱼也跃出了水面,岸上孔雀展翅,把它的灵气、吉祥和美丽展现给人们。蛇也出洞了,虫子也出来了,蛤蟆也跑来凑热闹,这些都是动物的准特性。但在孩子们的心里,后来的这些都是恶的东西(蛇、虫子、蛤蟆),都要被打死的,而我却没有这样编,蛇虽然坏,但是它却可以消灭害虫,(如,一只老鼠悄悄地溜到一只小鸟的旁边,想要吃掉它,孩子们急得直叫,后面赶来的蛇却一口吞掉了老鼠,小鸟得救了,孩子们高兴地拍起手来)。当表演完这一段以后,此时孩子们的心里,蛇已不是什么坏东西了,已成了一个英雄,其实这就是环境生态的本质和规律。人也一样,无论是从意境中还是到现实生活中,规律都是如此循环着的。有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大海的存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会出现美丽的大海,蓝色的,很漂亮,很壮观。慢慢地孩子们知道了,也明白了,事物的发展都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循环的。而我们也是社会的新人类,要调整心态,有所作为,身残而志坚,因为只有奋斗才能立足于社会。从舞蹈中,从动作中,我们的孩子也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消除了自卑,消除了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敢于去正视和面对人生,这就是舞蹈艺术的功能,它有着广泛的社会功效。我认为缺少了舞蹈艺术,孩子们的心中也就缺少了生命力,停止了运动也就代表停止了生活。
  引导听障学生在观察动作时,联想支援动作的根源——情感,在情感的感召下,经过想象和艺术创造,使情感和动作融为一体“传情达意”。《黄土黄》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压轴节目,为了让聋人演员感受对黄土地的热爱,对它产生深深眷恋的感情,艺术团专门把听障学生带到黄土高原去观察和体验生活,现在再看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黄土黄》比前几年大有进步,特别是聋人领舞赵立纲演绎得感情真挚、细腻感人,把“有一把黄土,就能养一家人”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情态意境
  孩子们的性格特点之二是“情真”,他们纯净的心灵和情感是天然的,通过简单的动作便可以表达他们质朴的感情,这也是儿童舞蹈的魅力所在。虽然孩子们的生活空间有限,但他们对生活和精神的满足,都会给他们带来审美情操,并协调他们的发展。例如,音乐剧《爱的音符》讲述的是一个失去双亲而又双目失明的小女孩,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从消极到苏醒到振作,重新站起来的故事。表演时气氛很浓,孩子们表演的也很真切,情景交融,催人泪下,孩子们的心灵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个舞剧表演了十几场,场场是真情一片,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但留给观众的却是久久的思索。有人说听障孩子又聋又哑,能有什么情,又会有什么情景交融,我只能说他不了解我们的孩子,更加不了解他自己。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样的,都能够装得下世界的万物,只要你用心去勾勒,就像在一幅绢上绘画一样,每一笔都要精心刻画,那么你就会赞同我的说法,因为我们达到了心灵相通。
  听障学生在表演舞蹈时,最难以做到的就是情感表现。他们对美妙动听的音乐几乎没有感知,对舞蹈的内涵理解较差,这就要靠老师的耐心启发,不厌其烦地指导。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讲解,刺激听障学生在理解的同时产生冲动,产生动作的根源,启迪他们用感情作依据,塑造艺术形象,做到为情感而舞,动则带情。如听障学生要表现听不到声音而内心痛苦的情感,可他们表现不出来,反而觉得好笑。这就需要教师多次讲,让他们找到情感的相同点,最后他们再表演时,很快就找到了一种强烈渴望听到鸟鸣的情感,效果非常好。
  不难看出,孩子们是在用心灵去讴歌自己,而我却要用艺术去感染和转化他们,这是艺术教育的目的。相信艺术,相信生活,相信我们的舞蹈,它就像一朵洁白的浪花,透出纯净的美,它是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源源不断地流淌在祖国的大地。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和职责吧,为孩子创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现代特殊教育,2008(10).
  (作者单位 吉林省特殊教育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