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点阅读:必须把握的大趋势

2011-12-29沈水荣

出版参考 2011年1期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应当看到,面对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正在悄然兴起。其中按知识点进行检索和阅读,就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超越“一字一句”“一本一篇”的阅读方式的局限,习惯于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按知识点进行阅读。作为以传播图书为主要内容的出版业网站,必须把握好这一阅读方式发展的大趋势。
  
  知识点阅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古以来,人类随着知识资源积累的增多,十分重视开发文献的检索阅读功能。检索是对文献内容进行挖掘和发现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献内容的检索深度,向来是由一定物质技术条件下的检索方式所决定的。据考证,有史以来,按照对文献内容检索发现的深度不同,先后形成了三种不同形态的检索阅读方式。
  第一种形态:分类检索。也就是按知识类型对文献进行检索阅读。我国古代随着甲骨文、石刻文、竹简文等文字的产生,就产生了文献分类检索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揭示每本文献的知识属性,帮助人们找到某一本文献的所在位置,但它无法更多地揭示文献的语义内容,用户无法实现对文献中语义内容的检索。
  第二种形态:主题检索。也就是按主题思想对文献内容进行检索阅读。主题检索伴随着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而产生。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由于人类处理和使用文字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带来文献题目和目录的演变,人们越来越多地用一句话甚至几句话作为文献的题目和目录。这种主题检索的方法,在揭示文献内容的深度上大大超过了分类检索。
  第三种形态:知识点检索。也就是按知识点对文献内容进行检索阅读。以往人们采用传统的检索方式,通常只能检索发现以“本册”“章节”为单位存在的知识,而难以检索发现以“字”“词”“句”等为单位存在的知识点。也就是,目录树状结构的末端只能连接到书目或章节题目,而不能连接到“字”“词”“句”。读者通过目录至多只能了解到某一本书或某一章节在何处,而难以了解到某个词、某句话或某段话在哪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突破了这些局限,大大提高了检索的专指性和直接性,使目录可以直接连接到文献中的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点,我们有可能按知识点进行阅读。
 U+y307tDGnHZpxZc+7Nofd7ne+EVe0gsE7pzrkY/+ZU= 
  引入文献编目方法是实现知识点阅读的有效形式
  
  计算机知识点检索,即语义自动识别,这是国内外专家普遍研究的一个难点课题。多年来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从目前网上的检索系统来看,检索结果的准确率和有效性还比较低。主要问题:一是“错”,查到的信息与输入检索词在语义内容上对不上号;二是“多”,无法从中选择所需;三是“乱”,查得信息缺乏排序。笔者认为,把传统的文献编目方法引入计算机自动检索,也就是对计算机检索到的知识点进行编目,这是实现知识点检索的有效形式。具体说,就是对某一检索词检索到知识点,让计算机进行自动分类,并按一定次序列出款目,供用户选择点击,达到缩小范围、查阅所需的目的。
  近三年来,人民出版社在开发建设“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的过程中,采用知识点编目的方法,研发出“人民金典语义查询”“人民金典概念关联”“人民金典模糊找句”三个查询系统。这三个系统分别模拟了人脑在思考问题、探索未知时的三种思维状态(即:从事物之上认知事物、从事物之外认知事物、从事物之中认知事物),可以提供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需要进行知识点查询。目前已经可以提供马列著作、领袖著作和中央文件文献的1000多万个知识点的查询。这些系统在“人民出版社”网上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证明其知识点检索的语义准确率可达到70%以上,其中“人民金点语义查询”系统的准确率可达95%以上。上述系统的常用用户已达到1万余人。实践证明了引入文献编目方法,对于提高语义自动识别效率,实现知识点阅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知识点阅读必将带来知识加工业的蓬勃兴起
  
  知识点阅读有赖于知识加工。全民知识点阅读的兴起,一定会带动知识加工这一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面对这一新的文化发展趋势,笔者向有关方面发出四点呼吁。
  呼吁同行们加强交流与合作。目前,国内从事知识深加工的机构,有传统图书馆、相关互联网站、辞书编辑出版机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等。这些机构进行知识加工的内容和做法各不相同,对知识加工以及知识点的内涵、外延理解也不一样,应当以一定的形式联合起来,加强工作交流和理论研究,相互学习,共同开拓前行。
  呼吁内容工作者大军进入数字出版行列。目前,数字出版存在单纯依靠技术工作者的“单打一”现象。笔者认为,知识加工本质上是个内容问题,必须坚持“内容当家”。内容工作大军参与之时,就是数字出版兴旺之日,也是知识加工业兴起之日。我们的编辑人员、资深学者必须打破对技术的“神秘感”,积极投入数字出版以及知识的数字化加工工作。
  呼吁传统出版为数字出版及知识深加工做好接口。知识点检索和阅读,对传统纸质书的编辑、排版、版权以及电子文件的管理等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纸质书编辑出版中的“举手之劳”,往往可以省去数字化加工中的“千辛万苦”“千金万银”。 因此,纸质书编辑出版应当按照数字出版以及知识深加工的要求,重新规范有关工作程序和标准。
  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对知识加工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利用目前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制定相关政策,对知识加工的创新项目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知识加工和开发牵涉大量的标准和规范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电子书以及其他有关的标准化建设。(作者单位系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