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地“走出去”
2011-12-29陶佳
出版参考 2011年10期
1990年到2010年的二十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10.4%,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经济日益崛起之时,我们听到了更多来自全球的不和谐声音,甚至有一些人对中国崛起满怀恐惧。这都是出于对中国文化和国民性的不理解。中国一直是一个热爱和平,讲求和谐的民族。因此,今后国内出版社在输出商品的同时应更多地输出文化,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毕竟文化软实力才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直将版权输出贸易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近几年,虽然版权引进图书总体数目在下降,但更多地倾向于走精品路线,着重畅销书打造,注重长销书的培育,向系列化、规模化发展。同时,版权输出图书数量稳中有升,输出地域不断拓展,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目标客户群。早期版权输出图书主要集中在中国港台地区,基本是中文简繁体字版本的转换。近年来,借助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开拓了新的版权贸易领域,向日韩和东盟国家拓展。
目前,广西师大社已与一批韩国代理机构驻中国办事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定期发送邮件介绍新书信息和邮寄新书样书,另一方面参加各种书展,与韩国出版社直接见面接触,增加他们对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和产品线的了解。同时,由于毗邻东盟国家,广西师大社发挥地缘优势,通过积极参加东盟博览会和越柬、越泰书展,与一批东盟国家的出版机构建立了联系。下一步的计划是与各东盟国家出版机构建立常态化联系,促进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
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我们深知只有拿出优质的产品才是硬道理,因此在规划上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产品线:
1.中医文化系列。广西师大社的中医文化类图书在国内拥有不俗的销售业绩,《思考中医》《走近中医》的国内销售长盛不衰,长期位列各大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的畅销书榜。其他的如《中医趣谈》雅俗共赏,《挽救中医》关注制度建设,《中医图画通说》图文并茂。各种不同类别的中医图书构筑了中医文化的立体面。而且我们的中医产品一直在拓展,每年固定出版几本有影响力的中医文化图书。借助品牌效应和销售业绩,《思考中医》和《走近中医》相继输出了韩文版权。
2.中国旅游系列。广西师大社的“生活地图”“美食地图”“玩全攻略”等旅游指南系列,从不同的方面介绍多维度的中国,方便外宾在中国旅游。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广西师大社两本介绍北京的旅游书也顺势输出到韩国。旅游系列的图书其实有很好的对外输出的基础,大多数来中国的外国人都愿意有所准备,至少一本旅游指南是必备的。我们的旅游图书在出版中文版的同时,也考虑在合适的时机推出外文版。
3.百家讲坛系列。百家讲坛以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为平台,以平民化的姿态阐释长期被禁锢在庙堂的中国文化,在现代中国社会有很强的文化影响力。通俗易懂,是百家讲坛的取胜之道,也是其图书走向国际市场的法宝。这一系列图书的主要输出地在港台,同为中国人,共同的历史文化源流让书业有共同的主题,学者们深厚的学术造诣加上新的阐释方法,让这一系列图书有很好的内容铺垫,而百家讲坛节目在港台地区的播出也形成了联动效益,促进书籍版权销售。现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在增多,百家讲坛系列图书和光碟,作为中国文化基础教程,拥有很好的文化推广前景。《孟宪实讲唐史》《王立群读史记》(上下)都已经出版了韩文版本,在代理机构和外国出版商中产生了一定的品牌效应。
4.国际文化名人系列。广西师大社还致力于高端学术作品的出版,其中的一些文化名人在国际学术界也声名显赫,比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许倬云,两人精通中国儒家文化,并且推动东亚的新儒学运动,在整个东亚社会有很强的文化辐射力,他们的一些作品通过广西师大社输出到日韩地区。除此之外,王尔敏、钱理群、木心、易中天、陈丹青、梁文道等文化名人的作品也都是我们今后版权贸易输出的工作重点。梁文道在我社出版的《常识》,目前也已经输出了韩文版。
5.热点捕捉。在一段时间,国际社会对一个话题会形成热点讨论,我们也比较关注针对热点图书的版权推介。比如,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到底是哪一国的文化遗产?借助这个热点,我们的《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输出日韩地区。又如,房价暴涨和部分无法顺利就业的年轻人的弱势地位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讨论这一话题的《蚁族》 也输出韩文版权到韩国。
版权输出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下,各出版社都将之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但是只有立足本社,了解自身产品情况,找准定位,积极开拓国际渠道和通路,形成口碑和品牌联动效应,才能真正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