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情书讯
2011-12-29
出版参考 2011年10期
辛夷坞《浮世浮城》破解80后婚恋迷局
本刊讯 近期,悦读纪百万版税签约的80后作家辛夷坞推出了她的最新作品《浮世浮城》。作为一个典型的80后作家,辛夷坞素来具有敏锐的社会热点感知力,此度开启“暖伤青春”之后的“后青春”时代,恰恰是针对时下最火热的婚恋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究。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离婚率正以每年至少7.65%的速度攀升。北京去年一年的离婚率已经高达39%。离婚者中,尤其以80后的年轻人居多,闪婚闪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对于80后婚恋,辛夷坞在新作《浮世浮城》里有着深刻的思考:女主角赵旬旬,是个安于婚姻现状的女人,她嫁了一个各方面看起来都条件相当的男人,结婚三年,表面上看起来她的婚姻围城牢不可破,实际上这桩为婚而婚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建在无爱的流沙堆上的,轻轻一推就会土崩瓦解。所以当年轻的池城带着一系列麻烦出现时,赵旬旬的稳固婚姻瞬间变成了危城……
作为80后作家领军人物,辛夷坞曾独创“暖伤青春”系列女性情感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许我向你看》等作品长居销量排行榜前列。其所有作品皆被影视公司签约改编拍摄。新书《浮世浮城》从青春校园转战婚姻围城,被称为辛夷坞“后青春时代”最大胆的情感力作。
作为悦读纪的签约作家,此次《浮世浮城》的新书发布,悦读纪还特别联手掌阅科技,在中国移动阅读基地上同步首发,在数字阅读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对于这种出版模式,悦读纪总经理侯开表示:现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好作品就是要在第一时间与越来越多的人分享,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应。(燕 子)
《当我途经你的盛放》让“见或不见”找到归属
本刊讯 电影《非诚勿扰Ⅱ》里一首“见或不见……”的小诗,引发了无数人追寻作者——于是,一个叫“扎西拉姆·多多”的女孩儿渐渐浮出水面。日前,随着这个被大家昵称为“多多”的女孩出版了自己的诗词集和随笔集《当我途经你的盛放》,那首被称作《见或不见》的小诗才找到了真正的出处——原名《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出自扎西拉姆·多多从2007年5月开始写的《疑似风月》集。
看了《当我途经你的盛放》,你就会感觉到这是一位才情纵横的女孩。她的诗简洁、灵动、有菩提意境、对真爱的体悟,对生命本真的探寻,以及对世界的拳拳赤子之心,凝结在款款的字里行间。也许是因为那首小诗太受喜爱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多多对之前的事件态度太过温婉,今年热播的电视剧《宫》片尾曲再次在没有知会原作者的情况下,使用了这首小诗作为词,让扎西拉姆·多多和她的《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再次被侵权。扎西拉姆·多多说,《非2》热映时她正在印度,而对于《非2》擅自引用该诗一事,她表现得相当大度:“《非2》肯定以为那是仓央嘉措的诗,所以没有找我,这很正常,我很理解。”而对网友转载时一再地误传,扎西拉姆·多多也表示网友并没有恶意,她不会在意。对以后的工作,扎西拉姆·多多表示还是会随心所欲地创作,如果有歌手向她约词,也不会抗拒。
(刘 琦)
《顾问》展现“完美暗杀”
本刊讯 韩国2010年备受瞩目的高智商犯罪推理小说——《顾问》日前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引进出版。这是韩国作家林胜顺轰动亚洲文坛的处女作,此书荣获了韩国最高文学奖项——第6届世界文学奖的头奖,并赢得了一亿韩元的稿酬。《顾问》堪称韩国高智商犯罪推理小说的爆发之作。在书中,主人公将谋杀做到不着痕迹且花样百出,这需要超高的智商和过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显然,林胜顺两者兼备。
《顾问》中主人公所设计的杀人计划十分周密,再加上作者强有力的叙事性论证和推理基础,显得故事情节十分紧凑,很符合长篇小说的特质。作者把国际暗杀史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千丝万缕般联系,细腻而深刻地展示出来,使体裁文学和规范文学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华 喻)
叶倾城最新短篇情感随笔《爱是一种修行》出版
本刊讯 近日,以文笔犀利著称的新锐女作家叶倾城推出最新短篇情感随笔——《爱是一种修行》。此部作品文风依旧沿袭理性睿智和泼辣豪言,以多元思维的视角为读者诠释爱情这回事儿。爱是一种涉及人生命题的苦乐自享、冷暖自知、适时进退的自我修行过程。全书凸显了作者以其智慧、独到的爱情观点和麻辣的见解,为每位读者悉心普及关于爱的正确教育。
叶倾城在博客里写道:“《爱是一种修行》这本书,依然是以爱情为关键词,心动、纠结、顿悟……串起语录、问答及散文,大小间杂,错落有致,我想将这些美好串成‘最美的珍珠’。从来没人送过我珍珠。也许是:何必珍珠慰寂寞;也许是:百尺珊瑚千斛珠,难换罗敷未嫁身。而这本书,《爱是一种修行》是我送给读者们的珍珠。”(丽 铮)
《羌山采风录》出版:挽救277首羌族民歌
本刊讯 (记者 王化兵)5月10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周年之际,《羌山采风录》出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党组成员李东东,中宣部出版局副巡视员张拥军,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马继祖,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副司长陈亚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志平等领导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主持。
会上,诸位领导对人民音乐出版社保护民族民间音乐,保护国家精神瑰宝,帮助四川灾后文化重建所作的贡献进行了褒奖。聂震宁总裁向王志平副厅长赠送了图书。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羌山采风录》是一部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羌族原生态民歌。本书的出版旨在以一个民族特有的音乐记忆告慰逝者、激励生者,使更多的群体、个人关注和支持漫长而艰巨的文化重建工程。《羌山采风录》是四川师范大学民歌研究所的万光治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历时四年的心血之作,共采集了277首羌族民歌。
《羌山采风录》在策划出版的过程中,创编团队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情景再现、音响定格、生态还原的属于民族音乐文化特有的记录方式,以力图保证民族音乐真正原汁原味。因此,本书的创编团队选择未作任何创作加工的乐谱,配合三张民间歌手在最自然状态下录制的DVD光盘为声像载体,辅以文字介绍,打造了一部在民歌出版史上不多见的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出版物。《羌山采风录》出版工作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专门拨出20万资金支持该书的出版工作。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周年之际,当看到昔日受灾的羌族聚居地区已从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我们就更加迫切地感到精神重振和文化重建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愿以《羌山采风录》的音乐记忆告慰逝者、激励生者,我们愿以《羌山采风录》的文化记忆祝福中国民族文化的世代相传、源远流长。”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吴斌如是说。
《社会心态蓝皮书》出版
本刊讯 5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并正式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该蓝皮书是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主编的有关社会心态研究的第一本年度报告,运用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态势,从社会感受、价值观点、行为倾向等方面对生活压力感、社会支持感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社会心态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蓝皮书指出,随着新浪微博2009年的正式上线和介入中国的微博运营,微博成为中国社会2010年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并加速了社会信息流动和发展。而使用微博的用户也在不断增加,微博逐渐向大众化普及,成为正在加速的公众风潮。
蓝皮书指出,从用户特征来看,年轻、高学历的职业人群是微博的核心用户群体。微博受众关注的内容涉猎广泛,从社会新闻、名人言论、生活常识、小道消息到朋友动态,均在关注范围内,但是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新、奇、趣”。此外,微博上备受关注的新闻话题前五位分别是:社会新闻、时政新闻、娱乐新闻、消费新闻、健康新闻,这些新闻均有超过半数的微博使用者表示感兴趣。 (欣 欣)
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
本刊讯 4月29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高峰论坛在杭州隆重开幕。在开幕式主论坛上,发布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该书是国内首部动漫蓝皮书,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综合分析了中国从动画大国到动漫强国的转型之路,并展望了“十二五”期间动漫产业发展的发展战略和趋势。
蓝皮书指出,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继续保持着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国产动漫数量大幅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批优秀动漫企业和品牌崭露头角,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社会化,原创动漫精品不断涌现,动漫的产业化发展初现端倪。面对从动画大国向动画强国跨越的历史使命,要将思路从动漫产业“增长”转到动漫产业“发展”上来,从数量型、速度型、外延式“增长”转轨到质量型、效益型、内涵式“发展”,围绕结构调整提升整体竞争力。2010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85部220530分钟,是2005年的5.16倍,2006~2010年累计完成1266部、65070集、707614分钟,折合约11794小时。2010年我国生产动画影片16部,“十一五”期间共完成78部,是“十五”期间的近5倍。动漫产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