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

2011-12-29邓晓磊

出版参考 2011年12期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编辑了吗?”看完之后,错愕!
  
  传统媒介的特点及编辑的价值
  
  在互联网、数字化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介质的内容产品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那些传统出版机构在内容产品的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通过这些有形介质进行产品设计生产、内容传播、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介质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产品设计生产、传播、销售的特质,也决定了编辑依托介质的工作特点,比如审校。
  在以有形介质为主的环境下,产品循环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这其中编辑一直处于一个中介的地位,负责搭建起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桥梁。在传统的出版机构中,编辑经常会根据自己面向的读者需求,寻找相关的作者,向他们约稿,不断地与作者交流以使稿件能够符合出版要求,最终形成产品投放到市场中去。再根据读者对产品的反馈,决定是否出新的版本,或者策划新的选题。所以编辑是内容产品的驱动者,在内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作者通过编辑了解读者的需求,读者通过编辑所生产的产品获得知识、信息。所以,传统出版的价值是通过编辑工作让出版物享有一份荣誉,这也的确是一种荣誉,出版物让知识内容变得更加有生命力、让承载着知识内容的文字更加严谨、让知识内容与介质融为一体,成为“艺术品”。
  
  数字化时代的内容传播及演进
  
  数字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内容产品的传播发生质的变化,有形的介质已经逐渐被数字介质所代替。
  内容产品可以在网络上由任何人生产出来,并传播出去。任何用户都可以享受这样的产品,并且第一时间反馈对产品的意见。在这样的模式下,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编辑了吗?”似乎情有可原。内容产品的生产者直接与用户的“碰面”是互联网所带来的,这样虽然减少了中间环节,但是,内容产品在没有严格控制、规范的情况下生产出来,带来了丰富却又无序的产品充斥在互联网上,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噪音。“噪音”多了,想听的声音反倒更不容易听到了。所以说,那些你想得到的东西反而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就是,现代人的困惑是选择太多,而不是选择太少。怎样让互联网第一时间只给你想要的信息,也就是未来下一代的互联网所带来人机交互的高效率,已然成为互联网演进技术研究的方向。让我们远离“噪音”,归于宁静,是所有人的共同心声。如此巨大的需求,将是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永久使命,也是其技术创新不止,活力无限的不竭动力。
  
  传统的编辑流程与数字化手段的结合
  
  如何满足人类远离“噪音”的需求?解决命题的核心就是把人引入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网,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结点。他们在互联网上生活、交流、学习,互联网记录他们的所有足迹。通过分析、构造习惯模型,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单纯利用计算机的方式构造习惯模型还不能完全实现对用户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解铃还需系铃人,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下的“编辑”在数字化时代就将发挥这一作用。
  无序信息的有序化,大量信息的规范化组织除了在互联网上的自发演进,在引入“中间人”后,将构建一个较完备的体系及流程实现内容互相影响而又自洽的生产、加工、应用流程。
  像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网络编辑、社区中的专家、活动发起者、论坛版主等都是扮演这样“中间人”的角色。互联网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从游戏化、通俗化向专业化、优质化的内容转型,对于传统的编辑而言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与机会。
  
  传统出版机构的编辑如何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手段参与其中
  
  在数字化、互联网时代,编辑所面对的读者不再是阅读传统的图书、期刊的读者,而是互联网上的数以亿计的在线用户;编辑所获取的资源也不完全是原来的那些专家、学者,而是网上你所不熟知的远在天边的拥有某项特长的专业网民。
  将内容产品第一时间传递到用户的面前,第一时间聆听读者的心声,第一时间与作者的交流。这将为编辑打开另一块更加广阔的空间。
  实践中,编辑们将化身社区的版主、qq群的群主、拥有大量专业粉丝的微博明星等。营销着内容产品,组织着用户与作者,以及用户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用户们也在这样的虚拟圈子通过平台提供的功能,更加快捷方便地获取有价值的内容。这将远远突破传统介质产品所带来的阅读体验。
  编辑作为“中间人”“把关人”,为了给用户们带来高质量的内容产品,同样也需要将传统编辑中的内容加工、处理方式带到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中,比如审校环节。当然在数字化的审校环节,可以通过数字化协作、自动化的方式来快速地完成。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将大大缩短审校的周期,更加高效地将内容产品高质量地生产出来。
  传统出版中保证内容产品质量的工作流程及方式,以及数字化、互联网工具手段的结合,从跟踪发行市场反馈到跟踪网上用户反馈,这将是编辑们在新时代的重要课题。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以及在这样的时代、技术的推动下介质如何改变,内容的表述和生产方式如何变化,编辑的意义在于:从用户的需求角度把握内容的生产汇集和编辑。只要用户还在,海量信息和人人生产决定了编辑不仅是必须,而且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