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应急出版

2011-12-29曾星张怡泓张国深

出版参考 2011年12期

  应急出版是一个出版单位能力与作风素质的综合体现,在救灾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常常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在地震等重大事件突发时,遵照上级部署、围绕救灾大局,以快速、高效的应急机制,顺利完成了抗震救灾的应急出版任务。针对今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海啸,次日引发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这一事件,人民军医出版社又迅速做出反应,先是在1周内出版了《核与辐射医学防治手册》,紧接着又出版了《核事件医学应急与公众防护》。其中《核与辐射医学防治手册》成为市场上针对福岛核事件最快出版的核防护图书。
  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应急出版任务,笔者给出如下建议。
  
  一、敏感的政策意识和过硬的政治素质是前提
  
  编辑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注意时刻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即要学习国家相关方针、政策、法规,认真、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政治鉴别力。这样才能在灾难等重大事件突发时,有第一时间响应的动力和激情。
  
  二、社领导深入一线统筹安排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社三次重要的应急出版工作,均由社领导亲自挂帅。社领导和干部员工一起加班加点,连续工作,统一协调策划、加工、审校、排版录入、美术设计等各个环节。正是在社领导的带领下长期养成的高度的大局意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打硬仗、不怕困难、通宵达旦连续工作的过硬作风,我社才能在每次的应急出版任务中把握住机会,每次应急出版的出版物均得到部队官兵和群众的好评,也受到了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总政宣传部的表扬。
  
  三、出版资源储备要靠平时下功夫
  
  1. 选题资源的储备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做好选题资源的储备工作至关重要。这要求策划编辑在平时的选题策划中要高度重视灾害医学、救援医学、创伤外科学、高原医学、航空航海医学等特种医学选题的策划组稿工作。预先出版一些应对救灾和突发事件的高质量图书。如我社常规出版的《高原卫生防护手册》《现代创伤治疗学》《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实用手册》《医学救援及自救互救》等都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运往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作者资源的储备 作者资源的储备与选题资源的储备是相对应的。军医社在多年的积累中建成了一个高素质高层次的专家资源库,确保了在应急出版中,能在第一时间提出最准确的选题、动员最高层次的作者、编出最高水平的作品。如《核与辐射医学防治手册》由解放军307医院的院长率领全军放射病中心的专家在2天之内完成了书稿的编写。《核事件医学应急与公众防护》由全国最权威的核医学专家程天民院士亲自担纲主编。
  3. 编辑力量的储备 我社长期秉承“姓军为兵”的特色,对军事医学出版工作高度重视,在长期人才建设中培养了一批有才华的业务骨干,在紧急任务面前勇于担当重任,在选题策划、编校、设计、印装等重要环节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2011年初,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心、保障大局,我社加强了军事医学出版中心的建设,选调得力骨干任中心主任,并配强人员力量,健全工作机制。这些都是我社做好“姓军为兵”出版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做好应急出版工作的重要编辑力量储备。
  
  四、规范科学的出版流程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一个出版物按正常流程运作,约需100天才能出版,这在紧急状态下显然是不行的。为了保证应急出版流程的井然有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题策划要切实考虑到一线需求 救灾和突发事件中的一线人员,往往是抢救任务重,时间紧。因此要求图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携带。出版形式以便携式手册、挂图、拉页为宜。这也使图书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版质量容易保证。出版长篇累牍的大作显然是不适合也不切实际的。
  2. 编校加工三审三校采取分工合作 应急出版时间紧迫,质量要求更是重中之重。先要根据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及出版规律拟订出版时间表,科学地分配各个出版环节所必需的时间,再根据各个环节的时间要求合理地调配力量。大家分工合作,团队作战,把平时一人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工作量科学地分配给若干人员,既保证了加工、审校各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又保证了最快的出版速度,同时也保证了出版质量。
  3. 各个环节有序衔接立体交叉推进以任务为核心,整合相关资源,将制图、封面版式设计、申领书号和CIP数据等后续环节提前,与书稿加工同步平行展开,变纵式线形推进为复式立体推进,大大节省了时间。但这对周密协调地组织领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且要求全社上下拧成一股绳,相关部门和环节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保证各个出版环节整体快速运转,才能确保应急出版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系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