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摘要(1)
2011-12-29
出版参考 2011年12期
编者按:京东商城4折销售儿童图书,价格战烽烟再起。在强势的资本面前,出版业何去何从,如果不从行业发展着想,一味顺从,更多的网上商城将挟着低价大棒蜂拥而入。
6月14日,针对京东商城低价倾销少儿图书行为,中国出版协会联合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共同举办维权座谈会,旨在维护正常的出版发行秩序,维护出版社、实体书店的正当权益。除3家主办单位外,中国出版协会的理事单位包括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接力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民营书业北京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发行业协会、北京图书大厦等10多家代表与会。
本刊特将与会者的观点摘要如下。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郝振省:
捍卫书价,捍卫书业
书价问题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谷贱伤农、书贱伤业。过去也是重视的,但重视不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存在着大量的轻率的不规范的捐书、赠书现象。在一些超市、书市甚至有论斤卖书的情形。不仅有辱斯文,损害尊严,而且给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建议新闻出版总署产业司、研究院和协会组成书价监测小组或中心专司此事,关注动态,及时反馈,给出对策,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争取一些问题能得以及时处理。
网络书店对于实体书店的过度挤压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应该是书业的福音,而不应该是书业的灾难,这就像核技术一样,关键是我们如何来掌控它,驾驭它。网络书店的价格应受到相应的制约,实体书店应受到相应的保护。政府、业界、协会、研究机构等应该有自己的作为。不仅应重视改革,而且应对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有所解决。
中国出版协会副秘书长
黄国荣:
低价倾销,民众误以为图书定价过高
京东网上商城以4折低价倾销少儿图书,还扬言仍有10%的利润。这是一种极其恶意的误导,让社会和广大读者误以为现时图书定价过高,出版社是暴利企业。实际上我国目前图书定价并不高。我国目前虽然实行了自由定价体系,但中国图书定价仍然是合理的,是偏低的。大陆的图书定价只是港台的四分之一,更不用说与欧美相比了。近十余年来,图书定价只涨了3.5倍。而其他商品,包括文化消费,如电影、戏剧、文艺晚会,票价涨了几十倍,甚至数百倍。无论改革开放之前,还是21世纪的今天,图书生产的直接成本一直占定价的45%左右;出版业的利润一直控制在定价的10%左右。而其他行业的利润有目共睹,有的是50%,有的甚至是成本的数倍。京东网上商城制造这种误导,直接损害了出版业的形象,诋毁出版社品牌。
人民出版社社长
黄书元:
低价倾销图书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京东商城低价倾销图书一事,不应视为只是少儿类图书出版社一家的事,应该值得我们图书出版发行业的高度重视,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此事不只是一个典型的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案例;也不仅是给少儿类图书出版发行带来不良后果这么简单,最关键的是,它是新兴的网络发行方式正在图谋颠覆传统图书出版发行业的一个信号。
如果我们今天不制止它,后面接踵而至的必然是所有其他类图书被贱卖,三年后,除了一些有教材教辅的书店可能苟延残喘外,一大批中小书店都将垮台倒闭,甚至有可能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雪崩,造成中国出版业的崩溃。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
李学谦:
少儿出版社在维权的路上走下去
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定促进少儿图书市场的繁荣,但是,少儿出版不能被资本绑架,更不能成为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外风险投资中对赌的牺牲品。阅读是少年儿童成长的基石,关乎民族的未来,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为了一己私利,拿少儿出版作为与国外风险投资对赌的筹码。
我们将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们深知,维权的路很艰难,但不维权无异于坐以待毙。因此,我们只能选择在维权的道路上走下去。
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
刘伯根:
坚持市场竞合原则
市场经济是竞合经济,京东网上商城的低价倾销行为违反了市场竞合原则。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实体书店与网络销售平台,它们之间既需要互相竞争,也需要互相合作。任何一方都不能够以恶意损害另一方的合法利益而独自生存,各方利益主体都要学会和谐相处、共存共赢,并要共同致力于维护健康、有序、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生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网络书店要通过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树立高尚品牌等合法手段开展市场竞争,而不能采取低价倾销、操纵渠道等市场败德行为来谋取各种不正当利益。
中国社会出版社社长
浦善新:
呼吁国家加强政策监管
恳请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从建设文化强国、发展文化软实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在政策、法规层面对恶意低价倾销、盗版、垄断等不正当竞争和违法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处罚,加大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图书内容生产者(出版社和作者)的合法权益,为转制后的出版社提供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
白冰:
抵制低价倾销健康规范发展
实体书店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近年来,随着网络书店竞相降价,不少实体书店为了留住读者,被迫降低折扣,利润越来越少,一部分实体书店已经倒闭,还有一部分处于倒闭的边缘。如果图书市场上的折扣战持续下去,更多的实体书店将陆续关门,这点毋庸置疑。有人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归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可否认,图书市场没有规则的恶性竞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网络书店销售码洋的大幅度提升,我们要看是新的销售增量的提升,还是销售存量的转移。我想,整个业界希望看到的是图书销售增量的提升,而不是简单的销售存量的转移。虽然网络书店发展迅猛,但读者的消费理念、消费习惯是多元的,有人习惯在网上购书,也有人愿意在实体书店里选书。如果实体书店大量倒闭,势必影响到图书出版行业、产业的发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
张增顺:
健康有序的出版市场呼唤杜绝“价格战”
目前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社转企基本完成,正在探索改制,我国出版业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出版企业,要在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中才能够获得充分竞争和发展,而这也是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基本条件。一个成熟的图书市场不会拒绝新竞争者的进入,但不会欢迎“另有所图”的市场破坏者。虽然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对象是一个单独的事件,但大家已感觉到,在“价格战”的无序竞争压力下,图书市场上乱象丛生、生态恶化,这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遏制,决不能任其泛滥。
北京市新华书店连锁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徐洪生:
出版发行产业需要良性竞争
2009年三大行业协会曾出台一个规范图书销售的公约,我们认为非常好。按照北京发行集团的要求,我们北京市新华书店马上按公约标准进行了调整,并与全国各出版社签订合同。我们认为,出版发行产业应该有竞争,但应该是在一个合法、合规、公平、规范的环境下进行的良性竞争,这样才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我们希望行业协会能够加大市场规范力度,进一步推广市场规范和行业公约。各出版、发行单位应认真执行和落实市场规范和行业公约。只有这样才能使出版发行产业朝着健康、规范、繁荣的方向发展。
北京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总编辑
杨文轩:
认清网站低价销售图书本质
三家电子商务公司价格战时,我在微博上发表过这样的看法:互联网就是以牺牲整个图书产业作为代价的。门户和搜索引擎将其当成了广告产品,通过提供免费图书内容,来吸引更多的流量;电子商务将其当成人气产品,通过低价销售图书,来吸引用户购买更高单价或者更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图书一开始就是牺牲品。
作为战略型竞争产品,图书这种全民消费品具有很好的广告效应。从财务核算的角度,一本书赔1-2元钱,即便一个用户购买10本书,也不过是赔10-20元,加上物流费用,直接成本不过30元而已,远比通过其他网络营销方式获得新客便宜得多。价格是最简单、最原始、最傻瓜式的竞争手段。几乎所有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都意识到这点,所以才有乐此不彼的图书价格战。
历次图书价格战基本过程都是相似的,一家发起促销活动,另一家应战,其他家纷纷跟进。从舆论的角度,大家都表现得很无辜,都说自己是被动的,被迫的。看似彼此竞争关系,事实上这是一种商业共谋,是牺牲整个图书产业的共谋。
南通弘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建光:
产业自救,人人有责
要自觉不加入、不支持这种恶性竞争。在行业中有许多人以利益为导向,不管是什么,只要挣钱就行。还有很多人,在恶性竞争中,捞取一些小利益。例如,从网上低价进货,再退回出版单位,这是可耻的行为。从网上低价进货,实际就是支持这种恶性竞争,这是自杀行为。产业自救,要积极主动对营销方式升级,多想办法,跳开价格陷阱,真正回到以提升服务、挖掘需求的正确导向上来。低价是不长远的,也是不负责任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企业终究会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