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指缝间的时光与信仰
2011-12-29陆艳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1年9期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重视“食”在日常生活与历史传统中的一种妥帖而形象的表达。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以认为是种贵族情结。事实是近九成的食品含有添加剂,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添加,每个成人平均每天要摄入约九十种添加剂,甚至还包括泡菜里的着色剂,果冻里的防腐剂、奶粉里的三聚氰胺等有害添加剂!这些数据,当真令人发指。
媒体多次挖掘出光鲜背后的丑恶,政府部门逐渐开展深入调查。镜像崩溃的时刻,犹如骨折时发出的微妙声响一样残酷。直到真相浮出水面,那样浓烈的气息与存在,在顷刻间覆盖所有过往建立起来的信仰。最后吃惊地发现我们竟已无知无觉地食用这些食品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难怪有句顺口溜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若我们最终“因食丢命”,也未免太过荒唐。
然而反过来说,政府又何尝不知人们的指责?确实,监管不力,执法不严,人心惶惶。关于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给予重击。无奈迫于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矛盾、公民思想道德水平不足等因素,要想达到如西方国家那种状态,从各方面条件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只能先“治标”,欲“治本”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思想道德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了。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根本。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已刻不容缓!
在未来的某一天,每个人都能吃到令人放心的食品之时,曾经惶惶的往昔,最后终将以卑微的姿态慢慢消失于我们的视线,一如消失在指缝间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