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塑

2011-12-29李敏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6期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精神价值。本文在分析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现状和原因基础上,试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理性认识,完善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三个方面着手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进行重塑。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重塑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精神价值。历史告诉我们,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发展文化,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文化之魂。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然而,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多元文化时代下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早在2006年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一些专家学者就已经提交了《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提案》。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要求,很多省市相继在中小学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力度,而在高校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则更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和谐意识、塑造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纵观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一、 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辅之以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了思想,政治,伦理,道德,文学,艺术,音乐,兵学及古代科技在内的所有外延,是华夏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历经五千年沧桑而不泯灭。但是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着外来文化的侵袭,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当匮乏,民族的自豪感也有所衰减,拜金主义思想日渐抬升,现状堪忧。根据北京大学学生的传统文化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了解甚少,孟子(52. 2% )、荀子(69. 2% )、墨子(68. 6% )、王充(78. 1% )、董仲舒(71. 6% )、朱熹(70. 3% )、王阳明(95. 9% )、黄宗羲(71. 4% )、魏源(61. 9% );对古典著作的阅读也很少,有93. 2%的大学生未看过《说文解字》,77. 2%的大学生未看过《孙子兵法》,未读过老子的《道德经》的达86. 8% ,未读过《资治通鉴》的占72. 4% ,未读过《史记》的占58. 9% ,就连《三字经》未读过的也达69. 4%。[1]根据陈晓芸教授对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调查显示:学生对古代神话及四大名著等的阅读率不超过50%,对《尚书》、《春秋》等名著的接触不到1%。大学生对于传统戏剧、曲艺、节日了解更是甚少。由此可见,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严重欠缺,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应当重视。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淡薄
  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中国传统文化在国民思想道德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根据2005年10月10日,《中国教育在线》发表海南大学一位同学有关大学生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兴趣,20%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20%是中间派,仅有10%的大学生以我们的传统文化自豪。[2]《华夏时报》在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调查中,7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诸如中秋、端午等节日重要,但是也认为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同等重要。[3]另外一项调查显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京剧或者其他地方剧种”,有51.2%的“不感兴趣”,39.7%的人认为可以去看看,还有2.1%的人“非常讨厌”,只有8%的人表示喜欢。对于古典的文学书籍,75.4%的大学生“偶尔翻阅”,16.4%的学生“敬而远之”,5.8%的同学表示“深恶痛绝”,只有0.4%的同学“爱不释手”。[4]文化的传承需要物质的载体,而经典书籍和传统技艺是传承文化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调查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传统文化遭遇如此尴尬,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如此薄弱,需要我们深刻思考。
  (三)大学生传统道德淡化
  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的提高。然而,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大学生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忽视了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大学生的传统道德意识淡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众意识比较差,以自我为中心,常常忽视他人的感受,7KUbNZwLIhjUF6ZDjF67yg==缺乏团队精神。在校园中主要表现为:在大学校园中经常出现的“课桌文化”、考试作弊手段繁多、情侣在教室内过分亲密旁若无人、上课时手机铃声大响等,在公众场所表现在不自觉遵守一些公共道德,比如不自觉排队,不爱护公物,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在车上不给老人让座等。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5]。二是责任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在:在思想追求上,注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在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在思想观念上,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对父母态度不端正,部分学生视父辈为老腐朽,对父母的好言相劝,轻则沉默抵抗,重则大声呵斥;更有甚者,经不起形形色色的物欲诱惑,将父母当成了印钱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无视父母挣钱之艰辛与生活之俭朴。[6]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的高等教育缺位
   西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赖于宗教的传播,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主要依靠学校的教育。研究调查[7]表明:有34.35%的学生认为教育模式是影响传统文化缺失的最主要因素,38.32%的学生认为是环境因素,即社会重视和媒介影响,另有24.92%的学生认为是其他原因。由此可见,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是影响传统文化传播的最重要因素。中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是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一是传统文化课没有纳入教学计划。大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和思想政治课外,缺乏人文课程的学习。部分院校将传统文化作为选修课给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开设,但课程结构单一,课程门类少,学时不足,内容基本局限于概述的范畴,制约着大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高校中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任课教师的专业大多是哲学、中文、社科类,没有系统地接受过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缺乏系统的传统文化素养。三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单一,主要集中在课堂,局限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宣讲和介绍,缺乏师生间的充分沟通和广泛对话,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欠缺
   在信息化高速发达的今天,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也是多渠道、多方位的,家庭、学校、社会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有意和无意、自发和自觉中悄然进行,家长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孩子。然而,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理念,往往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使孩子失去了传统文化了解的土壤,家长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导致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偏见。学校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课本,而课本上的传统文化知识有限,内容远远不够。同时,应试教育致使中小学教育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重视“语、数、外”而忽视“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受限。社会拥有众多的资源,诸如:广播、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报刊、杂志等,本应能够肩负起传统文化传播的大任,但是现状却不乐观。社会给予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媒体关注的是社会热点,注重的是吸引众人眼球,忽视了被掩埋在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有一些媒体肩负着传统文化的传播使命。如电视节目中《开心辞典》、《文化视点》、《百家讲坛》等。近几年,以传统文化知识为题材的电影、电视也逐渐升温,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大汉天子》、《康熙大帝》等,这些是传播传统文化的很好途径。但是由于内容的局限,受众的人群并不多,由此可见学生们接受传统文化知识途径的欠缺。
  
  (三)外来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多元共生,也给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挑战。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成长期,缺乏对信息的识读能力,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往往处于新奇,盲目跟从,部分大学生甚至滋生民族信仰危机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主要表现在:节日文化西洋化,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光棍节等;服装文化品牌化,抛弃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影视文化三俗化,钟情于低俗、庸俗、媚俗的影视节目;饮食文化西方化,麦当劳,肯德基,薯片成为了他们的最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大学生在诵读中国传统古典文学时味同嚼蜡,对端午、中秋、清明等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日趋淡漠,而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趋之若鹜;集体主义、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等许多优良传统不仅没有得到很好地继承,反而被认为已经过时,背离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时有出现。
  
  三、重塑大学生传统文化的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中国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负有培养一大批引领全社会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的人才的职责。面对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发展,高等教育要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切实加强大学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育大学生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理性认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有人甚至片面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的文化,这严重阻碍着人们思想认识,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良好道德观和人文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组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和谐思想、爱国精神、道德观念、创新意识都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自觉回归。
  (二) 完善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需要系统、整体的学习,高等教育在这方面需要进行有益的探索,以完善传统文化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首先要加强课程建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在“两课”中恰当的引用传统文化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能使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当然,这需要国家的推动和指导,同时高校也应该在国家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自发的进行。同时要加强大学语文的学习力度,采用专题的学习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通过课堂来讲授。同时,增加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和选修课程。如 “中国古代哲学”、“儒家道德思想”、“民族戏剧”、“民间艺术”等,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其次高等院校要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培养。引进具有传统文化教育背景的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对现有的非专业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培养。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授课教师参加学术研究和交流,承担重大课题和项目。最后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达到“以著供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资料。
  (三) 拓宽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目前社会上关于传统文化传播的群众性组织逐渐增多,如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华孔子基金会等,为整个社会乃至国际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增强了浓厚的风气。作为高校应多举办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园网络等渠道,多渠道开拓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增长才干,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8]高校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有意识的开展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专题报告会、征文、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把课堂传授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相互补充,使学生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联系起来。同时,高校依托地方文化的底蕴,通过开展以古典艺术、古代科学、民族语言、人文景观、传统佳节、典型物品、风俗习惯、传统手艺、文学著作、儒家思想等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实践活动,从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从文化古迹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和价值,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播,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的传媒手段,在校园网、校园电视节目、校报中增设传统文化教育专栏,加大校园媒体传统文化的传播,形成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传播局面,引领大学生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陈占安等:《当代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
  [2] 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载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第10卷第5期。
  [3] 谭小宝:《对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载于《当代教育论坛》,2008年第8期。
  [4] 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缺失:http://www.hen-
  anedu.com/2006/12/13/20061213100381.shtml2010年10月26日登陆。
  [5] 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载于《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5日。
  [6] 王培军:《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载于《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年第10期。
  [7] 以上数据来自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对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15所高校的大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现象的调查。
  [8]李敏:《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公共关系意识提升策略探究》,《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的缺失与对策研究”(编号: 10ZD024)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