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选官制度看唐人入仕之艰

2011-12-29张荣靖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6期

  摘要:唐代作为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世人打开了一条通向仕途的康庄大道,然而进入仕途的道路上,唐人必须接受选官制度、生活、心理各方面的考验,本文简要从唐代选官制度方面入手,力求从另一个侧面来初步感知唐人的求仕之艰辛。
  关键词:唐代;选官制度;仕途;艰辛
  
  唐代是科举制度的发展阶段。本文试图从选官制度上来管窥唐代士子在科举路上所经历的盛世之艰。
  
  一、科举之艰
  唐代虽然在入仕道路的方式上有科举(包括常科、制科、武举)、荐举、军功等多种渠道,但一般士人都以科举为正途,在常科与制科中又以常科为首选。从常科中历来最为人所重的进士科来看,进士登科是相当困难的。进士科每年参加考试者一两千人,得第的每年则只有十几人、最多也不过三四十人,中第概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这中间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官僚大族的子弟,减去这些人,留给中小地主及平民子弟的名额就更是屈指可数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1]精炼地概括出进士登第的艰难。也正因此,韩愈才会“四举于礼部乃一得”;李商隐也有“凡为进士者五年,始为故贾相国所憎;明年,病不试;又明年,复为今崔宣州所不取”的经历。于是,为增加登科机率,众举子便竞相奔走于权贵达显之门,干谒请援。
  制举虽科目繁多,不比常科每年都举行,而由皇帝根据需要临时下诏开科取士。虽然举子不用参加取解试,正常情况下只需要取得“表荐”,再找到保人,就可以直接进京殿试,程序相对简单,但每次录取人数也只有十几二十人,加之不是每年都举行,登科难度依然很大。再若碰上天宝六年(747)那样的阴谋,就是有通天的才华也是不可能登科的,元结在《喻友》中记载:
  相国晋公林甫, 以草野之士猥多,恐泄漏当时之机,议于朝廷曰:“举人多卑贱愚聩,不识礼度,恐有俚言污浊圣听。”于是奏待制者,悉令尚书长官考试,御史中丞监之,试如常吏(如吏部试诗、赋、论、策),已而布衣之士无有第者,遂表贺人住,以为野无遗贤。(《全唐文》卷三八三)
  杜甫、元结在这次制举中尚不得登第,一般举子就只能仰天长叹了。
  
  二、荐举之艰
  唐代士子绝大所数走科举之常科入仕,那些“耻预常科”或急于入仕者则可凭制科入仕,此外,一些自信又往往以“帝者之师”自期者则不屑于科举,梦想通过荐举而一鸣惊人。一向以管晏、吕尚自比的李白,凭借无敌的诗才,挥洒狂傲的秉性,坚信此道定能实现其“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的理想。初盛唐盛行高谈王霸的社会风气,积极的社会,催生出了士人巨大的政治热情和过度的自信,产生了“拾青紫于俯仰,取公卿于朝夕”政治错觉,使得他们不满足于低等小吏,期待近在君侧,以实现自己高谈王霸的政治理想。但在盛唐国运昌盛、朝中人才济济,一般人是很难有机会直接登堂入室的,况且到盛唐,早已天下已定、国泰民安,李白要实现像管晏、吕尚一样安邦定国的理想本身就不合时宜,所以在他不到两年的长安之行中,据范传正《李白新墓碑》载:“将处司言之任,多陪侍从之游。”虽一直待诏翰林,但事实上却是:“司言之任终未得处,侍从之游无时无之。”这种遭遇和李白的期望值可谓天渊之别。尽管如此,李白对自己不惑之年才得到的长安之行还是非常珍惜的,当天宝三年(744)被赐金放还时,对朝廷表现出一种既愤懑又恋恋不舍的矛盾心情,并终于感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全然没有当年“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的得意与自负。
  杜甫在参加了两次科举落地之后,一度也寄希望于荐举入仕。在其干谒尚书左丞韦济、驸马、翰林学士张垍未果之后,于天宝九年(750)通过投匦制度,陆续投献了《雕赋》及三大礼赋,终于可以待制集贤院,似乎入仕近在咫尺。遗憾的是,直到杜甫困守长安的第十个年头的天宝十四年(755),换来的是个河西县尉的小官,这又与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相去甚远。才华如此横溢,自信如此满满的李杜二人尚且难以通过此道入仕,他人则又何说?
  
  三、授官、晋升之艰
  唐代士人在科举登科后还不能立即授官,首先要经过一次程序性的考试,即关试,由吏部对新及第的举子试两道短小判词就算接纳为吏部的选人了。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就是漫长的守选年限。其中进士及第守选三年,明经及第守选七年。同时为缓解官少人多的社会矛盾,六品以下的旨授官员也要守选。朝廷每年都要对其实行考课,以考察的功过得失,一年一考,一任四考(中唐以后改为一任三考),他们一任期满就要罢秩,然后按照“循资格”“卑官多选,高官少选”的原则开始其一年至十二年不等的守选。及第举子和这些六品以下的前资官守选期满后,在所在州府拿到选解后就可参加吏部的冬集权选。通过铨试后,在量资进阶注拟授官,周而复始,一直晋升到五品方罢。可以说,守选时限是一般及第举子所不能突破的,这是他们为官路上的第一道大坎。
  此外铨选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选解的获取,就需经过州府的严格审查,同时如果选解在格式上出现哪怕一点粟错(细微差错),都会被南曹驳放,选人一旦被驳放往往流落街头,有家难归。铨选中另外一到大坎就是铨试。难度主要在试判,铨试试判也是两道,但难度大、要求高,不比关试试判,尤其是唐中后期为难倒选人,题目越来越难、越来越怪,完全脱离了实际生活,这对选人来说无疑增加了难度。
  当然,尽管为解除“循资格”贤愚不分的失才之弊,吏部又推行了科目选。守选期间的及第举子及前资官要想提前授官可以参加制举或科目选,一旦登科即可授官。但科目选录取名额有限,如博学宏词科一般每年不超过三人,韩愈“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他于贞元八年(792)进士及第,一连三年参加了吏部的博学宏词科,均无果而终,可见这也不是一条坦途。
  可见,唐代科举为一大部分文人走上仕途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确实成就了一大批士人的入仕理想。提起大唐盛世,仕途不顺的后人往往感叹生不逢时,对唐人生逢盛世艳羡不已,其实,唐人也都曾有过艰辛的干谒经历和苦涩的求仕生涯。从这一点上来说,唐人的仕途,并不都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般的惬意,而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光荣与屈辱并在、富贵与坎坷交织的过程。相对而言,初盛唐激进的社会既可以缔造出积极、自信的时代精神,也可能催生出盲目自信、过度定位的时代流弊,这是一把双刃剑。尽管我们可以十分欣赏李白的自信和傲慢,万分敬仰杜甫的圣者情怀,但我们不得不为他们仕途的一无所获唏嘘不已。
  
  参考文献: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4。
  [2]傅璇琮. 唐代科举与文学[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3]安旗、薛天纬. 李白年谱 [M].山东:齐鲁书社,1982:57。
  [4]金启华、胡问涛.杜甫评传[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5]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宋)王溥.唐会要 [M]. 北京:中华书局,1955。
  [7]文中所选唐诗均出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
  
  (作者单位:陕西警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