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祜迁居丹阳\\与许浑交往情况及卒年考辨

2011-12-29吕婷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6期

  摘要:张祜晚年定居丹阳及与许浑相识的时间,通常认定在会昌元年(841),而张祜之卒年被判定为大中七年(853)或八年(854)。但以陆龟蒙《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顾陶《唐诗类选后序》等相关史料及张祜诗作为据,可知张祜徙家丹阳应在开成二年(837)冬,其与许浑相识也应早于会昌元年,张祜卒年宜定为大中十三年(859)。
  关键词:张祜;丹阳;许浑;卒年;考订
  
  张祜,字承吉,中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诗云:“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对张祜推崇备至。陆龟蒙《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评张祜诗才云:“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刋置别处,此为才子之最也。”[1]49北宋林逋《孤山寺》诗云:“张祜诗牌妙入神。”著名的唐诗选本,如唐韦庄《又玄集》、宋王安石《唐百家诗选》、明高棅《唐诗品汇》、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等都选有张祜的诗作。张祜于两唐书无传,本人也并无文章流传于世。关于他最早、最直接的资料是唐代颜萱《过张处士丹阳故居》诗之序及陆龟蒙、皮日休之和作及序。但对其身世皆言之不详,只可知其大概。当今学者虽对其生平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但其中一些问题尚有争论。本文拟对张祜晚年定居丹阳及赴岭南的时间,与许浑、杜牧的交往以及张祜卒年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
  张祜一生曾三次入京求官,首次在元和六年(811),第二次在长庆元年(821),第三次在文宗大和五年(831),均失望而归[2]。第三次离京后,于开成初返回江东,到达姑苏,张祜有《投苏州卢中丞》诗,诗称卢中丞为“金紫清门美丈夫”,《旧唐书·卢商传》:“开成初出为苏州刺史,中谢日,赐金紫之服。”[3]4575此卢中丞即卢商。之后,居于丹阳,又曾赴岭南作官。其定居丹阳的时间通常被认为在会昌元年(841),在从知岭南返回后。持此论者以尹占华先生《张祜系年考》论证较为详细,所据为张祜《访许用晦》诗“五十我无闻”句,判定张祜定居丹阳时五十岁,在会昌元年(841)年,时许浑曾回丹阳。认为许浑为当时著名诗人,“张祜若早到丹阳,二人应早有往来”,“当是移居丹阳后即访之。可定张祜移居丹阳于会昌元年”[4]198。
  但有史料证明,这种说法不尽合理。首先,陆龟蒙《和过张祜处士丹阳故居》诗序云:“以曲阿(即润州丹阳)地古澹,有南朝之遗风,遂筑室种树而家焉。性嗜水石,常悉力致之。从知南海间罢职,载罗浮石笋还。”[1]50须注意的是陆龟蒙诗序先叙述张祜居丹阳事,后又云罢职南海“还”,张祜先居丹阳后至南海明矣。另,张祜有《戊午年寓兴二十韵》,诗云:“一路来边海,三年离上京。” 同年作《戊午年感事书怀二百韵谨寄献太原裴令公、淮南李相公、汉南李仆射、宣武李尚书》诗,叙写自己当时处境云:“塞色深河曲,江声接海壖。一生劳远地,万事诫中年”、“伤心从楚塞,垂泪到湘川”、“百越邻疆境,三吴隘井廛”。两首诗题中的戊午年,即开成三年(838),两诗可证开成三年张祜已在岭南,此时张祜四十七岁。其《戊午年感事书怀二百韵谨寄献太原裴令公、淮南李相公、汉南李仆射、宣武李尚书》诗云:“建业无人也,姑苏事已焉。”既言“故苏事已焉”,正说明开成三之前他已将家从苏州迁至丹阳。又,张祜定居丹阳后,曾作《丹阳新居四十韵》诗,并未提及南海事,且于诗末云:“阊门不可上,西恨涕涟涟。”阊门,意指朝廷。度其口吻,当作于京城求官未果受挫之后。因此,可推知张祜定居丹阳应在赴南海之前。
  关于定居丹阳的具体时间,张祜《丹阳新居四十韵》诗中有“哭地心知矣,儒家分已尽”之句,用《晋书·谢安传》之典故,写知己之贵人故去。《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5]张祜一生中最重要的知赏者为令狐楚,他早年受知于令狐楚,三十岁时第二次入京正是因为令狐楚的表荐,张祜《京城寓怀》记录此事曰:“三十年持一钓竿,偶随书荐入长安”。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举荐不捷”条对此有记载如下:“张祜,元和、长庆中深为令狐文公所知。公镇天平日,自草荐表,令以新旧诗三百篇随表进献。”[6]122据《旧唐书·文宗纪》,令狐楚卒于文宗开成二年(837)十一月,时间与人物皆合。张祜诗题称“新居”,是刚到丹阳不久即作此诗,则张祜定居丹阳应在开成二年(837)十一月之后不久。
  安顿好丹阳新居后,张祜旋赴岭南为官。张祜作有《江南杂题三十首》,其二十三云:“南国久无悰,东郊自养蒙。”可见作于从岭南归后。其二十六云:“三年江海客,长日犯埃氛。失脚远行地,无心空羡云。”从诗句看,张祜应是在岭南待了约三年时间,于武宗会昌元年(841)又返回丹阳,倒推可知张祜赴岭南时间在开成三年(838)。
  张祜与许浑的交往应早于会昌元年。张祜《访许用晦》诗云:“远郭日曛曛,停桡一访君。小桥通野水,高树入江云。酒兴曾无敌,诗情旧逸群。怪来音信少,五十我无闻。”其中“五十我无闻”句,从文字上看,指张祜年届五十或许浑年届五十皆似可通。但考《论语·子罕》有“四十五十无闻焉,斯亦不足畏矣”之句,祜诗当用此典,玩味其诗,应为自谓五十无成、隐居乡里的命运。且如上文所论,张祜于会昌元年(841)返回丹阳,年龄正在四十岁入五十岁时,诗应作于此时,为诗人自指。许浑会昌元年曾回润州,此时已五十四岁[7]250。许浑有《送张处士》诗赠张祜,诗云:“溪亭相送远,山郭独归迟。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病来双鬓白,不是旧离时。”从张诗“酒兴曾无敌,诗情旧逸群”、“怪来音信少”,许诗之“不是旧离时”皆可推知两人当早已相识,但张祜集中并未见两人早期相识的诗歌,或曾有诗篇但今已散佚也未可知,因此仅以此诗为据,不足以判定张祜与许浑初识与丹阳以及定居丹阳的时间。许浑集中又有《与张处士同访李隐居不遇》诗作于此年[7]251,此张处士应为张祜,诗云:“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 去辙已平秋草遍,空斋长掩暮云深。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张仲蔚,晋代高士[8]77,唐人常用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