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媒体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
2011-12-29王凤仙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6期
摘要:本文透过当下媒体的“三俗”化看待媒体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指出媒体“三俗”化正是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的后果,分析了媒体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与原因,就应对媒体社会责任缺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三俗;社会责任;把关
一、当下媒体“三俗”化正是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的后果
目前,明星绯闻、暴力色情、出格的言语包装充斥于各类媒体,兽兽、凤姐等走红网络后相继在传统媒体上粉墨登场。娱乐新闻覆盖媒体半边天,其中复合、打架、艳照、绯闻、丑闻占据着人们的眼球。就目前大众媒体所呈现的这种“三俗”现象,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有一些是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追逐成名不择手段,在炒作和包装上寻找出路,用低级的噱头和耸人听闻、甚至丧失道德底线的所谓“卖点”吸引眼球。一些作品通过暴力色情、陈腐迷信、八卦奇闻来促销谋利。”[1]
媒体的信息把关是指媒体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也就是媒体在信息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所起到的甄别作用。媒体信息把关的准则或者说所秉持的原则应以媒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为依据。然而,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不惜传播暴力色情信息,引导崇富奢靡的价值观,甚至制造假新闻,违背媒体信息把关应遵守的原则,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这种媒体信息把关准则的失效或者说缺乏、不顾社会责任的情况,即是笔者关注的当下媒体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
二、媒体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的具体表现
1. 内容过度娱乐化
媒体目前所呈现出的过度娱乐化,或者说泛娱乐化,其本质上就是媒体信息产品整体“俗”化。一方面表现为范围的扩展。媒体信息产品中,娱乐节目总量大幅增加,娱乐信息所占比重过大。娱乐内容由大众媒体原来的综艺范畴迅速扩展至新闻、经济、法制等其他类别节目,新的娱乐节目形态还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表现为程度的加深。新闻评论节目戏说化,访谈节目煽情化;而综艺节目则更加低俗化,由恶搞、无厘头到暴力甚至隐私;新节目形态层出不穷,以生活自身为娱乐的节目形态发展尤为迅速。无怪乎有人说“娱乐化精神业已成为这个时代商业运营的一种标志性特征,而对娱乐化精神的有效开发、利用、发挥则成为企业的一种新的竞争力。”[2]这种情形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但它却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媒体的过度娱乐化。
2. 舆论导向偏轨
在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中,不少媒体忽视了坚持舆论导向正确性、忘却了传播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社会责任,而放大了非主流价值观。早在2008年,如北京台《生活广角》、江苏卫视《人间》等情感类电视节目遍地开花,大多请到了事件的当事人,在节目中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多讲述第三者、婚外恋、婆媳不和,甚至凶杀、乱伦等边缘题材,放大主人公经历的曲折程度,很多事情不是真实的事件。2010年,江苏卫视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以期新颖的节目形式、众多的话题热点、犀利麻辣的语言和漂亮的女嘉宾迅速成为了电视荧屏的焦点,屡屡创下收视新高。对于不同价值观、婚恋观的呈现,成为该节目的一大看点,节目中先后出现了宝马女马诺、豪宅女朱真芳,她们在节目中的以出位、雷人的语言赤裸裸的展现自己拜金的价值观和豪车豪宅的择偶标准。节目片面地将这些个别极具争议的婚恋观放大,虽然引起人们的批判和讨论,但也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流婚恋观的判断。[3]
3. 信息失实甚至造假
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可以说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根本。然而,在竞争的压力下,不少媒体在真实性与市场之间,选择了后者,有时为了迎合市场不惜造假。媒体造假包括内容上的造假和形式上的造假。内容上的假,往往是求快心切,鲁莽武断,对于新闻事实报道不准确,更有甚者,无中生有,杜撰新闻,造成不良社会后果。继震惊国内外的华南虎事件之后,在对汶川特大地震的报道中又出现了“史上最牛官腔”[4]的造假事件。获2010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的“挟尸要价” [5]新闻照片受质疑后经调查为实,但照片本身所记录的真实场景,与其试图传达的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也就是说在新闻媒体的报道曲解和误读了照片。形式上造假,目前在情感类、婚恋交友类、访谈类节目中比较普遍。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嘉宾身份就受到不少怀疑,虽然嘉宾身份没有被明确地证实是造假,但是众多的母女、姐妹和来自娱乐圈的嘉宾身份让受众明显地感受到过度策划的痕迹。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造假事件后,媒体的公信力收到了质疑,受众对媒体产生了信任危机。
4. 制造噱头,缺乏人文关怀
大量媒介信息只关注题材的“吸引力”,缺乏起码的人文情怀,有些故意涉暴猎奇、骇人听闻。情感类电视节目常以犯罪杀人为题材,用过度真实感展示暴力犯罪全过程吸引受众的眼球。陈力丹教授评价“挟尸要价”新闻照片说“死难大学生的亲人们那几天不敢看电视、上网和阅报,不忍目睹自己的亲人被绳子捆着手腕泡在水里的情景。……不论当事者如何强调这是为了揭露,为了正义……这些画面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刺激着受众的神经。我们的传媒在重新发表这样的照片之时,为什么没有想到这是给公众又一次非人性的视觉感受?”[6]而新闻照片中的主人公——白衣老人(渔民王守海),因媒体的误读误报,被塑造成反面典型并质以道德谴责,经历了一场非人性化的遭遇。电视节目《非诚勿扰》中女嘉宾犀利言辞、麻辣言论,在节目中制造了不少话题,一度成为该节目的看点。但是,这类侮辱歧视性语言也致使他人的精神和心理遭到侵犯和损害,不仅不利于男女嘉宾配对成功,从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来看,不利于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建设。媒体为获取更多受众注意力,或暗访偷拍,置被访者的隐私权、名誉权于不顾;或刺激神经,挑逗眼珠,过度暴光贪官款物及腐化生活状况;或奢靡崇富,关注富裕地区、富裕阶层,贴近消费主义和富人的价值观,对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却漠不关心。凡此种种,严重缺乏人文关怀,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三、媒体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1. 媒体——以经济利益为导向
从根本上来说,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参与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是媒体面临的基本任务。票房、收视率、发行量就成为媒介产品接受市场检验的重要指标。但是,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如果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忽视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专注于经济利益的实现,媒体转向庸俗、低俗、媚俗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媒体从业者面对完成节目和频繁改版的压力,疲于奔命,无暇顾及节目长远发展和自身水平的提高,造成媒介信息产品盲目克隆、缺乏创新。以致于媒体定位错乱,内容大同小异,恶性竞争出现了,“三俗”就在所难免。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很多媒体为了生存,低俗一点,再低俗一点,“打擦边球”、“踩底线”就成了家常便饭,以收视率为导向的恶性商业化模式就成为必然。因此,媒体市场化也是媒体走向低俗化的现实动因。
2. 受众——多样的需求与较低的媒介素养
受众本身的需求,受众的媒介素养。首先是受众本身的需求,不同类型的受众有不同的需求,既包括低俗的,也包括高雅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俗”的媒介信息是有一定受众市场的。就一般的受众而言,大都存在猎奇心理、窥视心理等不同的潜在心理需求。当媒介信息中带有暴力、色情、绯闻等内容是,受众多数情况下会被动接受而不是理性抵制。其次是受众的媒介素养,也即是受众对与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选择、理解、质疑评价媒介信息及使用媒介的能力。因此,受众媒介素养的高低也即是受众抵御“三俗”信息的能力,对媒介信息进行理性思维和判断的能力。目前我国受众整体媒介素养不高,不了解传媒的信息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媒介批评的意识和能力较弱,较少参与媒介信息传播,对于媒介信息基本上只能被动接受。
3. 政府——法制与行政监管不完善
一是法制不够健全,二是行政管理不够到位。我国对与新闻活动的法规散见于《宪法》、《民法通则》、《刑法》等,其中包含了很多可能涉及传媒的内容,如名誉权的保护、诽谤罪、侮辱罪规定等。另外也出台了一些新闻管理条例和规范性的文件,如《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等等,这些行政法规被纳入广义的新闻法的范畴。虽然这些法律法规的的认真执行运用也能限制新闻界的一些不当作为,但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新闻法》,没有系统化、专门化的法律规范对媒体的把关行为以及社会责任作出明确规定。这就给媒体信息把关行为造成了漏洞。系统化、专门化的法律规范的缺乏也是媒介信息“三俗”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对媒体的行政管理是由相关部门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媒体进行管理,基本上是事后的整顿和治理。在媒体出现问题之后,行政管理已经滞后了,对于已经造成的不良影响无法挽回。
四、应对媒体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的对策
基于笔者对于媒体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的以上三个方面的归因,要重构媒体的信息把关的原则、塑造有责任由担当的媒体形象,也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
1. 媒体方面——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从媒体方面说,要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把关失范与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作为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之一,如今的媒体不可避免地要追求经济利益,这无可厚非。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不矛盾,坚持承担社会责任,并不意味着就要牺牲经济效益。相反,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是媒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一个有竞争力的媒体,必然是能坚持真理、伸张正义、传达民意、引导社会热点、守护群众利益的责任媒体。这种能为受众服务的媒体,必然会受到受众的青睐,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媒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是统一的。社会效益优先,是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媒体应当坚守的原则。一些媒体热衷于追逐经济利益,将社会责任抛之脑后,急功近利,为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不惜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规范,危及媒体安身立命之根本,实在是一种短视的做法,不利于媒体的长远发展,最终会遭到受众的唾弃。媒体应该成为先进文化宣传的阵地,自觉地、坚决地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绝不给腐蚀人们心灵、败坏社会风气的文化垃圾提供传播的渠道,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 受众方面——提升文化品位与媒介素养
针对受众的多种需求和总体偏低的媒介素养,应当着力提高受众的文化品位与媒介素养。受众的多种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媒体应当以不同的文化产品来满足受众不同的口味,以分类分级的方式对不同的文化产品加以管理。同时,媒体应当优秀的、先进的文化精髓占领受众的视野,对部分受众的不健康需求加以引导。要加快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学校、社会、媒体都应承担任务,媒体更应当利用自身便利的传播渠道,对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让受众参与到媒介信息产品的生产、制作中来。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增强受众批判地接收媒介信息的能力、抵御“三俗”信息的能力,也就减少了由媒体信息把关失范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2010年08月06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8/06/c_12418452.htm
[2]林景新.媒体营销新势力[J].计算机世界·产品与市场,2006,(第43期)
[3]王凤仙.关于《非诚勿扰》热播的冷思考——兼论媒体社会责任[J].今传媒,2010,(11)
[4]2008年5.12地震后,5月22日《南方周末》发自灾区的一篇题为《灾后北川残酷一面》的纪实报道说,5月14日在救援现场,北川县政法委书记张周凯向救援人员喊“救救我,我是张书记!”这句出自官员之口的呼救话语,也随报道迅速流传开来、被广大读者和网友们称为“史上最牛官腔”。2009年2月,北京日报刊出时评《杜撰“最牛官腔”媒体造假该负何责?》,通过多方对证证实当时张周凯并没有喊“救救我,我是张书记”。
[5]2009年10月在对3名长江大学大学生英勇救
人不幸牺牲的报道中,出现一张死难大学生手腕被捞尸渔船渔网绳捆着,而一位白衣老人站在船头挥手的照片。该照片被命名为“挟尸要价”在《华商报》发表,后经多家媒体转载。
[6]陈力丹.《挟尸要价》的公开发表和评奖有悖新闻职业道德[OL].传播学论坛,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 unid=748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10YB15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