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凯特.肖班《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叙述视角越界及其美学效果

2011-12-29王利琳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6期

  摘要:本文从叙述视角的概念入手,通过对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短篇力作《一小时的故事》的多视角叙述手法的分析,来表明小说叙述视点的不断转换,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叙事技巧,还整合出不同的内容,展示了叙述视角越界的美学效果和意义。而这不同的侧面展开组合在一起,向人们展示了当时美国妇女为在家庭中获得独立的意志和自由的空间的悲惨现实。
  关键词:凯特·肖班;《一小时的故事》;叙述视角;越界;美学效果
  
  一、叙述视角的定义与越界
  观察问题、讲述故事,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叙述视角表现的是叙述者和叙述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叙述者实现叙述行为和表现自我形态的重要手段。一般说来,我们大致可以划分以下几种叙事视角:
  (1)全知视角。全知叙事视角,拉伯克称之为全知叙事,托多罗夫称之为叙述者>人物,而热奈特则称之为零度焦点叙事。在全知叙事模式下,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其有权利知道并说出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秘密,而且可以不向读者解释这一切他是如何知道的。
  (2)限知视角。限知叙事视角,拉伯克称之为视点叙事,托多罗夫称之为叙述者=人物,而热奈特则称之为内焦点叙事。在限知叙事模式下,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人物不知道的事,叙述者无权叙述;对事件的解释,在人物没找到之前,叙述者不可能向我们提供。
  (3)客观性视角。如果一个叙述者比任何一个故事人物都知道得少,完全不进入人物的内心,也不对人物的行动做出任何评价,只是如实客观地记录故事中发生的一切,并没有进入任何意识,这种叙述模式就是客观性叙述视角。这种叙述模式,伯克称之为戏剧式,托多罗夫称之为叙述者<人物,热奈特则称之为外焦点叙事。
  不管是全知视角,限制视角还是客观性视角,它们都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劣势,很难说哪种叙述视角是最好的。因此,作者为了达到叙述的效果,这三种叙事模式经常在同一个文本中交叉混杂在一起,从而形成视角越界。
  视角越界就是叙事文本中叙述者的叙述身份发生错位,例如从一个人物的限知视角入手,到后来却发展成了展示性叙事的全知视角叙事;或在叙述的过程中将全知全能的客观性叙事改为半知半能的主观性叙述等。
  
  二、《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叙述视角及其越界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19世纪下半纪妇女文学的代表作家凯特·肖班(1851—1904)的著名短篇小说。故事篇幅非常短小,三千字不到,情节也相当简单。但就是这作者惜墨如金、在一个小时内发生的简单故事,凭着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伏笔和悬念的巧妙运用以及叙述视角的不断变化和越界,使故事读起来跌宕起伏,百转千回,也被广大学者读者列为美国女性意识觉醒和妇女解放运动的代表作而广为研究和传诵。
  作者选择了马拉德夫人突然听说丈夫车祸身亡作为故事的起点。她起初真诚地为丈夫的死而悲痛,但又突然发现自己是跟一个多么平庸乏味且蛮横霸道的人过了大半辈子,现在终于感到“自由”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要不是这种过度兴奋,她也不至在见到丈夫意外生还时受到那样大的刺激,致使她为这一刹那的自由感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短短一小时的故事讲述的实际上是一个女人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又迅速幻灭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肖班采用了多视角叙述手法,努力发掘女性自身心理内核,以期寻找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地位,反对父权中心文化的压抑和统治,从而使得这部小说有更深的广度和丰富的内涵。
  故事以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叙事开场,叙述者“大家”具体地讲可指马拉德夫人的姐姐朱赛芬和马拉德先生的好友理查德,或者是认识马拉德夫人的人,也可以抽象地讲代表社会的观点。“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心脏有问题,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这样叙述出来的故事公正客观。但由于这部小说的主体是马拉德夫人的故事,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一故事主体,作者随即打破了第三人称“大家”的限知视角,而转换到全知视角叙述,这是典型的视角越界。“要是别的女人遇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