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和“白”颜色词的汉英文化探析
2011-12-29廖飞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8期
摘要:颜色词“黑色”和“白色”两者有着逻辑的同一性,但各含文化的差异性。本文在词义指称的客观同一性的基础上,分析这两个颜色词中英文间文化内涵的区别,旨在为汉英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提供若干思路与实例。
关键词:黑色;白色;象征意义;辅助意义
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人们的交际沟通过程中即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差异造成了人们对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受和认知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这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本文的论述从语义和语用两方面对汉英中的“黑色”和“白色”做文化学上的分析和探讨。
一、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中国人通常轻白忌黑,而在西方文化里则存在重白忌黑的传统
(一)黑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表示坏的、不幸、邪恶等含义
黑色,据中国古代的五方、五行(即,青、赤、黄、白、黑)之说,整个天地之间按被划成东西南北中五方,他们又分属于木金火水土五行,五方五行又分别具有青、白、赤、黑、黄色。西方的白色属秋天,北方的黑色属冬。秋收冬藏,农事虽得到收获,但气候日趋肃煞,万物渐次凋零,因而在人们的情绪上,逐渐产生悲凉与哀伤。此外,黑色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所以又象征邪恶、反动。屈原在《九章怀沙》中说:变白维黑兮,倒上为下。即为我们熟知的“颠倒黑白”。
此外,黑色又含有不光彩之意。汉语里“黑”的派生词总是包含坏的、不幸、邪恶等意义。如非法手段得来的钱为黑钱、阴险狠毒的人为黑心肠、违禁的货物交易叫黑货、黑市,不可告人的丑恶内情是黑慕、非法手段得来的钱为黑钱、称干不法经营的客店叫黑店、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等。
(二)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暗含不祥、轻视等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两色都象征不祥。《史记》云:“秦皇更民曰黔首。”李善注:“黔首,黑头无知。”在这里,黑的意义与贱民、愚民联系在一起了。
“白”在中国封建时代,“白丁”、“白身”被用来指那些没有考取功名的平头百姓。在现代汉语里,白的派生词都含有轻蔑,轻视的含义如:“白眼狼”“白搭”、“白费”、“白送”、“白吃”、“一穷二白”等等。在中国的传统京剧里,白色的脸谱一般象征阴险狡诈的坏人,如曹操、严嵩、赵高、秦桧、司马懿等。
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亲朋臂挽黑纱,胸别白花,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敬意。由此可见,中国人在相当多的场合表现出对黑、白两色的厌恶甚至畏惧,以至避讳它们。这与西方文化中对黑的态度相近似,而与对白的态度则大相径庭。
(三)黑色在英语文化里通常意指不好的、坏的、邪恶、不幸和痛苦,因此,西方人不喜欢黑色,他们常称黑色为“死色”
如:“B—hand”(黑手党);“black market”(黑市);“black money”(黑钱);“black list”(黑名单);“black dog”(忘恩负义的人);“害群之马”(black sheep);“black day”(凶日);“black future”(黯淡的前途);“black hat”(坏人);“black leg”(骗子);“black art”(妖术);“black death”(黑死病);“black flag”(海盗旗);“black ingratitude ”(忘恩负义);“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talk black into white”(指鹿为马);“ a black letter day”(凶日);“Black mail”(讹诈);“black deeds”(卑鄙行为)等所有这些词语都表明黑与坏的、邪恶的特征相联系。
(四)白色在英语文化里通常意指好的、幸福、美好、善良、希望和快乐
如“A white X'mas ”(圣诞节);“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white hands”(公廉);“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a white day”(吉日);“ white man ”(善良的人);“white hand”(清白无辜的);“ hit the white ”(完全正确);“days with a white stone”(过着幸福的生活);“white-collar”(白领,脑力劳动者);“a white spirit ”(高尚的精神);“a white heart”(大好人);“white wedding ”(纯洁的婚礼); “白雪公主”(Snow white),则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
二、黑、白颜色词的辅助象征含意的特殊性
虽然我们以上也表述到中华民族在大多数场合中有轻黑忌白的习惯,但古代中国的太极图,以黑白表示阴阳合一,表示事物平衡和谐。在中国传统的颜色体系即五色体系把黑、赤、青、白、黄视为正色。在《易经》有 “天玄地黄”之说:即天的颜色就是黑色,中国人认为的北方天空长时间都显现神秘的黑色。他们认为北极星是天帝的位置,所以黑色在古代便成了中国帝王推崇的服饰颜色。如东方朔在向汉武帝追述孝文帝之治时,颂扬孝文帝“身衣弋绨”(弋,黑色)。汉成帝谏臣杜永,提拔为光禄大夫,自称:“擢之皂衣之吏。”(《汉书·谷永杜邺传》),皂即黑色之意。
在中国古代 “五行”中把白色与金色相对应,证明中国古人感觉到白色象征着光明,列入正色,表示纯洁、光明、充盈的本质。同样,在汉语词汇里,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包含白的派生词汇,里面的白字能够表达美好、善良、希望、纯洁等含义。如“白白净净”、“清清白白”、“白璧无瑕”等。在这里,汉语中的白与英语里的白在象征意义方面存在共性 。
与黑和白在汉语里一样,黑与白在西方文化里也包含基本象征和辅助象征意义2个层面,这既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客观定律,在基本象征意义层面具有同一性,但是在文化态度即辅助象征意义层面上,都有着正方两个方面的文化态度。
在英语中,黑、白色的辅助象征意义也是丰富多彩。英语语言中的黑色在很多场合象征灾难、死亡和罪恶,与此同时也包含庄重、尊贵。在西方传统的着装里black suit (dress)是英语国家人士通常确认的正式装束,比如在正式的会谈、宴会、误会里,英语国家的人士常着黑色的西服、礼服、燕尾服出席,以表示尊重和礼貌。如“Black—ball”(盛装舞会)。在欧美国家里的黑人现代习俗中,一切有关与他们的东西都冠以黑一词。如黑人不愿意被人称他们为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