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发馆
2011-12-29李一鸣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8期
儿子上大学前的一天中午,我、妻子与儿子肩并肩去理发馆理发。已是多久没有这样并行了,一米七六的我走在儿子身边,骤感矮小了。扭头看他的脸,已须仰起头来了。九月的阳光透过路旁高高杨树浓密的叶子,斑驳的叶影在儿子的脸上、发上闪烁着。他头发披散,盖过耳迹,紧抿的唇上,已显出黑黑的阴影。
和儿子这个年龄时,我已在这座城市上大学。这座理发馆就坐落在这条不算繁华的街道旁边,隐在一排青砖平房之中,已不知多少年了。我记得那时理发馆有三座椅子,三个理发师。一个平头的小伙,胖胖的,似乎总在哈哈地笑;一个安静的像湖水一样的姑娘,总是那样安娴地汪着,眼睛像梦,两个嘴角向上翘着,在迷离的光尘中,可以看到她的唇上柔柔的茸毛;另有一个现在想来大概有三十七八岁的妇女,眼角已有细细的皱纹,目光慈爱的端详着我。有一次,她曾经抚摸着我的头,“孩子,你是理长一点还是短一点?”这让我感到母爱的情怀,我瓮瓮地答道,“不长不短吧!”她微笑着,圆润的手指一遍遍地把我的头发捋向一边,然后在上边轻轻地拍一拍,拍一拍。我记得那是一个我平生最漂亮的发型,似乎从那时再也没有过……
后来,我又到另外一个城市读书,毕业后回到这座小城。几年过去了,城市有了许多变化,但那个理发馆还是缩在街道的绿荫里,自有一种甘于淡泊的闺秀神韵。恋爱的时候,我和女友轻轻交谈着走进理发馆。当年那个小伙还在,只是明显得消瘦了,脸上的皱纹如波纹,一圈圈地在腮上荡开去,笑声不复当年的爽朗,一笑,露出一颗金黄的牙齿。那个母亲般的妇女,脸庞大了许多,肌肉松松的,黑白夹杂的头发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地码着。我盯着她,她向我点点头,大概她已不记得当年她精心为他理发的那个孩子了……而那个静得如一汪水的姑娘已不知到哪里去了。
婚期的那个凌晨,我和妻子的姐妹们陪着新娘子到理发馆“盘头”。唉,那时候,刚刚工作不久的两个年轻人是多么拮据啊。新房,是她在领导面前用无声的清泪感化来的,三户一套,各住一居小室,三对新人在那里度过一生中最难忘怀的时光。结婚后,我大学的一位好友不远百里,风尘仆仆前来祝贺,问了无数人,拐了无数弯,在几十座楼房中找到我们的房子。当他兴冲冲地敲响门,张开双臂作拥抱状,准备好拥抱他心目中的“玲珑”女神时,门开了,一个高高大大颇为壮硕的女士凸现眼前,他张着嘴呆了好一会儿,这才搔着头嘟囔着问我的家是否在此。后来他说,那一会儿,大脑一片空白,“这就是作品中娇人可爱的清秀女孩?!”结婚的新家具,则只是一张席梦思床。为了省钱,我那瘦小的妻子和我蹬着自行车在炎炎烈夏的阳光里,流着汗几乎转遍整个小城每一处家具店,而这钱也是从好几个老乡、同学处借来的。结婚时,妈妈在农村老家粜了当年秋季全部的收成,让妹妹送来了五百块钱……但,纯洁的爱是最重要的,清贫和艰难挡不住我们的幸福,欢愉的日子呼啸而来。
理发馆已不是过去的模样,似乎为了配合我们的新婚,整饬一新,流光溢彩。青砖墙换成了落地玻璃窗,内壁上通红的壁纸一贴到顶,屋顶上一朵硕大的荷花灯散发出温馨的红光。风扇不见了,墙角那里站立起洁白的空调机。不仅如此,理发馆还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爱纳斯”。当年的中年妇女和小伙都不在了,理发师换成一个留着鸡冠头的小伙子和一个很胖很圆的黄发姑娘……
人生就像一条河,偶有波澜、有回旋,但日子总是那样平平淡淡地流下去……儿子满月的时候,浓黑浓黑的头发散发着奶香,“多像一个小姑娘啊”,旁人说。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抱起襁褓中的儿子向“爱纳斯”走去,饱满的仿佛一掐就能流出水的妻子,慵懒地托着襁褓来到理发馆。胖胖的小姑娘轻轻地用剪刀为我儿子做了他平生的第一次理发,那柔软茂密的黑发,大片大片的落下来,儿子圆月般的脸庞露出来。一歪嘴,他竟笑了!
这条路,我们走过。
背着儿子,我们走过。
牵着儿子的小手,我们走过。
挽着儿子的脖子,我们走过。
搂着儿子的肩膀,我们走过。
这次儿子又将远行,未名湖的水在远方期待着他的身影。妻子的头已是搭不到儿子的肩,她伸出手环抱下儿子的腰,儿子身子使劲一拧;再抱,儿子疾步向前走了几步……
借着儿子理发,我也坐在儿子旁边的椅子上,一起理发。我得好好享受与儿子共处的这段短暂珍贵的时光。就像他上高三的每天晚上我都要到校门口去接他,就像捧着儿子鲜红的录取通知书与儿子一行一行阅读,就像入学前的这一段时间,我尽可能推掉所有应酬,总想陪在儿子身旁,哪怕儿子自顾专心玩着电脑,不懂游戏的我却兴味盎然。
只听剪刀咔嚓咔嚓,一大绺,一大绺的头发落到地上。那时正午烈烈的阳光射进来,成堆的头发里闪着纯白的令人惊心的光芒……
李一鸣,男,1965年11月生,山东博兴人,文学博士,现任滨州医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滨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烟台市散文学会特邀顾问。已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110余篇,出版专著6部。其散文《野地漫步听黄昏》、《礼拜》等先后入选《山东作家散文集》、《山东新文学大系》,多次获省级以上文学创作奖。2009年荣获“山东省首届十佳青年散文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