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视角下的文学著译关系

2011-12-29万颖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10期

  摘要:在文学作品面世和传世的过程中,著者和译者分别担任了不同时期和背景下的重要角色。虽然面对的是同样的文本,其创作却诞生于极为不同的背景和心理过程。原作的产出过程是从无到有,而译作的出现则是由译者将这个过程置换到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当中。文章通过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试图阐释清楚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的译著双方通过沟通、交流、争执与对话,从客观上实现共同体验并催生出传世的经典文学作品。
  关键词:文学翻译;主体性;主体间性;关系
  
  1. 引言
  作为民族的精神财富,优秀的文学作品得以传世除了因其本身文学的特质,亦因为经过卓越的翻译之后跨越了语言障碍,从而使得异域读者也享有了这种财富。文学翻译(Literary Translation)是一项既重要又光荣的事业。(任吉生,2009)在文学作品面世和传世的过程中,著者和译者分别担任了不同时期和背景下的重要角色。虽然面对的是同样的文本,其创作过程却经历了极为不同的认知与体验。著者对于作品的产出过程是从无到有,而译者是将这个过程置换到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当中。
  近一个世纪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的翻译家和众多翻译工作者沿着严复、林纾、鲁迅、瞿秋白等先驱者开创的道路,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性的劳动在文学翻译这片园地上辛劳地耕耘。由于他们学识渊博,中外文功底深厚,加之孜孜矻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使译文既忠实了原著又保持了原作风格,堪称译作精品。
  文学与翻译历来都是一种不离不弃的关系。不难发现许多蜚声文坛的作家也是译著丰厚的翻译家。比如鲁迅先生的创作与翻译这两种工作之间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创作《呐喊》各篇小说的同时,他也在翻译小说。翻译占据了鲁迅整个文学活动的极为重要的部分,翻译工作非但创作的附属物,而是和创作一样非常重要的文学表现手段。可以说他是一边从事翻译,一边从事创作的。两种工作同时进行又相互交错。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到自己写的《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可见鲁迅首先是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个作家。(孙郁,2004)
  翻译活动本身仅涉及文本就存在着诸多因素:著者、译者、原文、译文、改写者、复译者、复译文等等。本文中的“译者”既包括专门从事文学翻译的工作者,亦指鲁迅这样身兼多职者的译者身份,通过考察翻译过程中著与译的主体间性关系,旨在确证二者的对话特征。
  2. 著与译
  翻译活动中的众多因素构成了诸多矛盾,因而长期囿于诸如形与神、直译与意译、忠实与叛逆、归化与异化等种种经验主义的二元对立中。翻译理论界开始对此产生质疑,并力图消解这种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探寻两难困境之外的第三条道路。(蔡新乐,2005)
  著与译的关系始终是翻译理论界常说常新的话题。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翻译史上不乏对二者的隐喻形容:主与仆、男与女、显与隐、原文与背叛等等。难道译者仅仅是一位事后的叙述者,即作者的奴隶吗?译著应该有怎样独特的文学表现力?假如没有译者我们会是什么?或许身处各种语言的变乱之中,我们只能是自己历史的反刍者。(宁大德,2008)如前所述,著译关系或者像鲁迅一样集中体现在某个个体,更多时候是在多个个体中体现:著者、改写者、译者、复译者。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三十多年前就曾指出,“翻译的真正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The real problems of translation are not tech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