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步履维艰的行程:《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新时期中国的传播

2011-12-29廖杰锋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1年10期

  摘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重新进入中国读者视野时,经历了一个步履维艰的行程。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国人的眼中,它是一种文化禁忌。80年代末期,普通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和知道《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相关信息。90年代以来,翻译界、出版界、学术界、高等教育界和网络媒体共同绘制了《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传播的多元景观。
  关键词:《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新时期中国;传播特点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以下简称《查》)是20世纪英国作家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家一生思想探索与艺术探索的总结。早在上世纪30年代,《查》刚刚问世不久,它的多种外文版本就流传到中国,并且还有了汉语全译本。同时,有关它的评论也开始出现于报刊。但是,4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政治的是政治的,经济的也是政治的,文化的也是政治的”[1]似图腾时代,《查》被视为“黄色小说”打入地狱。80年代中期以来,它才逐渐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本文试图历时性地描述《查》在新时期中国复活的过程,并对此过程中的传播特点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20世纪80年代:浮出地表,艰难前行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和文化语境发生了深刻变革。国外不同思潮不同流派的文学也随之涌入中国,劳伦斯乘势重返中国译界和研究领域。他的短篇小说、诗歌、散文、书信等译文以及关于他及其作品的研究论文频频亮相于报刊杂志。此时,《查》在中国虽然浮出地表,但前行非常艰难。
  80年代初中期,中国知识界对《查》要么避而不谈,持谨慎态度,要么视它为黄色小说,全盘否定。赵少伟是中国重新传播和接受劳伦斯的第一人,并为劳伦斯重返中国做出了许多开拓性和奠基性工作。但是,他对《查》的评价是非常谨慎的,其长篇论文《戴.赫.劳伦斯的社会批判三部曲》只字未提这部作品。侯维瑞先生于1985年出版的学术力作《英国现代小说史》专章阐释了劳伦斯的现代主义艺术,并指出劳伦斯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高峰时期的杰出代表。但对《查》却颇多微词。著者认为它是一部典型的色情小说,足以使“一切有色情嫌疑的英国小说黯然失色”[2]。1986年12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因为重印了饶述一的译本而遭重创,9万册的重印本发行上市不到一个月,便遭遇了立即收回、封存化浆的命运。湖南人民出版社负责人、总编、责编也因此事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牵连。
  由此看来,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查》没有随着劳伦斯其它作品的传播而传播。相反,在国人的眼中,它依然是一种文化禁忌。绝大多数人凭借传统的伦理道德尺度审视它、判断它,其审美精神和审美功能被抹杀掉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80年代初中期的中国文学艺术在逐渐向文学本体转移的过程中,尚未彻底离开自共和国建国以来所形成的极端的意识形态一体化控制的现场,文学艺术界仍然承受着种种束缚,存在着种种禁区,凭借一种既定的文学模式或理论对作品进行评判的势力还较为强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深受“存天理,灭人欲”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人性美、生命美还缺乏深层的感悟与体认。
  饶有意味的是,80年代末期,《查》在中国的沉睡状态渐渐苏醒了,普通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和知道《查》的相关信息。比如:1988年,《书林》第1期发表了陆乃圣的《〈恰特里夫人的情人〉在英国的出版前后》一文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有关《查》出版前后的一些情况。同时,读者从文章附录里能够感知到《查》的大致故事情节。同年8月,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了《译海》编辑部编译的《审判〈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其坎坷命运和审美精神得到了呈现。此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查》悄悄地流入市场,各种廉价的盗版本也随处可见。这一切现象均预示着《查》在中国的解冻时期即将来临,预示着它将迎来灿烂的春天。
  二、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多元传播,平和接受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挺进,不仅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政治民主氛围变得相对地宽松和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更趋多元化,社会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艺术形式保持着更大的容忍度。在这种大的文化语境中,中国文学界和学术界开始了全方位、系统地、深入地传播劳伦斯。《查》也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岩穴之士,穿越尘封的时空终于站到历史的地平线上,与作家其它作品和欧美其它经典比肩而立,并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路径在中国受众面前展示自身的无限风采。
  《查》的魅力激发了翻译界和出版界的浓厚兴趣和极大的热情。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外国文学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远方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等等出版机构积极出版《查》;赵苏苏、毕冰宾、冯铁、崔亚君、朱波、刘文明、张文锦、方华文、毛竹晨、毛荣贵等等译者或全文翻译、或编译、或改写、或注释这部名著。到目前为止,市面上流布过的《查》汉译本多达10余种,形成了一个全译本与编译本、节译本与改写本、英汉对照本与汉语注释本相互补充、相互映照、相互依存的多元译介局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受众的审美需求,使《查》成为爱好文学的普通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并为中国学者深入细致地研究《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2004年1月,国家级专业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赵苏苏的译本,标志着劳伦斯将以新的姿态来到中国,标志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终结或开启。
  如果说翻译界和出版界为《查》在中国的传播开创了新的局面,那么,《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和各高校学报等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查》的研究文章的日益增多以及多部学术著作的出现,显示出学术界强劲的传播实力和阐释风格,彰显出中国学者为世界“劳学”所作的积极贡献。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结果显示,1994-2010年,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查》的研究文章达8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这些文章和专著的作者大多数是长期从事中英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不再停留于以往零星、随感式的介绍,也摈弃了过去的庸俗社会学的偏激方式,而是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多层次、多侧面阐释作品所蕴含的工业文明批判与人性异化、死亡与新生、性爱等等等主题以及作品的叙事技巧、语言特色、文体风格、隐喻象征、结构艺术等等,研究内容十分丰富,研究领域广泛。从研究范式上看,研究者们借鉴国外新的理论和批评范式,将语义学、符号学、叙事学、接受美学、神话原型理论、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的理论、生态批评理论运用到《查》的研究中,研究视野开阔,研究方法新颖。需要指出的是,个别学者的研究缺乏对学术信息的评估,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
  伴随翻译界、出版界和学术界传播《查》日益高涨,《查》走进了高校课堂。90年代以来,《查》不仅是高校英语文学教师讲授的对象,而且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师传播的主要内容。1994年,朱维之、赵澧主编的《外国文学史》这本极具权威性且使用量非常大的教材再版时,增设了劳伦斯一节,并认为《查》是“劳伦斯整个创作思想的总结”。[3]劳伦斯及其《查》被写进这本教材,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劳伦斯及其《查》不进高校课堂的历史的结束。从此以后,郑克鲁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外国文学史》、李赋宁任总主编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欧洲文学史》、陈惇主编的《西方文学史》、汪介之主编的《20世纪欧美文学史》、聂珍钊主编的《外国文学史》等等使用面广影响大的外国文学教材都将劳伦斯列为重点作家,将其《查》列为重点作品进行阐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中文系张玲霞从1995年开始为非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一门“20世纪外国文学”课程。该课程对劳伦斯的《查》、米兰.昆得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索尔尼琴的《癌病房》等四部颇有争议的作品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出于满足广大文学爱好者的阅读需要和为了达到引导读者愉快地进入20世纪外国文学殿堂的目的,张玲霞于2002年将这门课程的讲稿交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随着劳伦斯及其《查》走进高校课堂,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劳伦斯及其《查》所构建的思诗合一的世界。这一切说明,《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并且形成了一个以高校为中心的传播生态链。
  当高等教育界传播开始时,国际互联网传播也闪亮登场。上世纪90年代末,以Internet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发展相当迅速,并且日益成为传播劳伦斯及其《查》的一个重要阵地。互联网使许多普通受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劳伦斯和他的文学世界。比如,小说阅读网登载了赵苏苏、黑马的译本,许多网站转载了饶述一的译本,普通受众还可以从公益书库中搜索到英文原本,从网上下载观看法国贾斯特.杰克金(Just Jaeckin)、英国肯.拉赛尔(Ken Russell)等人根据劳伦斯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阅读到诸如《影像阅读:<查泰莱夫人>》、《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等帖子。互联网为《查》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因其开放性、透明性和快捷性使《查》真正地走进了民间。
  可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界、出版界、学术界、高等教育界和网络媒体共同绘制了《查》在中国传播的多元景观。文字传播与视听传播相互辉映,翻译与研究相互衬托,课堂教学与网络传播互为补充,改变了20世纪30——40年代单一的印刷媒体传播的格局。中国广大的受众通过不同的途径认识了《查》,了解了《查》,并以坦然的心态评论《查》。
  风风雨雨,坷坷坎坎,《查》若断若续地在新时期中国走过了20年。这一变化,一方面说明小说建构了一个诗思合一的独特的艺术世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语境和诗学语境的深刻转型以及接受者视野的深刻变化。我们相信,经过不同的译者、研究者的艰辛努力,中国普通读者将会越来越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部名著!
  
  注:本文系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项目编号:05ZC142
  
  参考文献:
  [1].姚新勇. 悖论的文化[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5。
  [2].候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223。
  [3].朱维之、赵澧. 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456。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