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闻制作网络系统的改造

2011-12-29王小芝

新闻世界 2011年12期

  【摘要】搭建一个数字化、网络化、高效率的电视节目制作平台,实现电视节目采编一体的系统运行机制,构建新的节目制作流程,满足节目改版需要,是新闻制作网络升级改造的目标。本文以银川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制作网络系统改造工程为例,对新闻制作网络升级改造的实践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闻制作 数字化 网络化
  
  2010年10月,银川市广播电视台计划对原有的公共频道新闻制作网络进行升级改造。该网络搭建于2008年12月,于2009年元月投入使用,采用索贝公司ENET3制作网络系统,由5个有卡上下载编辑工作站,2个配音工作站和7个无卡编辑工作站组成,建设初期承担着《银川新闻联播》、《直播银川》、《新闻观察》、《本周要闻》等公共频道主要节目的生产任务。两年来,该系统处于接近满负荷状态运行,运行情况稳定。
  2010年下半年,银川市广播电视台计划对公共频道节目进行改版,并要求在2011年1月1日正式完成。将《直播银川》节目由每天25分钟节目量增加到每天30分钟;新增三档《新闻开讲》、《晚间新闻》和《区县报道》栏目,每天分别为25分钟、30分钟和5分钟;将原来每周2期的《新闻观察》增加为每周6期。这样,每天的节目生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平均增加了60分钟,当时建设的制作网络明显不能满足新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台领导研究,决定对制作网络进行升级。
  一、新闻制作网络系统升级的目标和原则
  接到台内安排的任务,时间已经仅剩下不足2个月,银川市广播电视台技术部门紧急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在短时间内确定了系统升级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
  1、系统建设目标:构建一个数字化、网络化、高效率的电视节目制作平台,实现电视节目采编一体的系统运行机制,构建新的节目制作流程,满足台内节目改版需要,并保证在2011年1月1日前完成试运行正式投入使用。
  2、系统建设原则:系统建设必须依据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相关标准以及关于广播电视行业的国标、行业标准以及IT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网络设计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一定的前瞻性,整体结构和流程符合主流电视制作的发展趋势。
  二、网络系统升级方案需要保障的重点
  1、安全性:设计首先考虑整体安全,有完善的应急机制;硬件采用稳定可靠的主流设备、标准接口;保证整个系统无单一崩溃点,能使整个系统有机、顺畅的结合;核心关键部件具有冗余备份,避免单点设备故障;网络结构采用冗余体系结构,保证安全性;网络传输带宽满足系统高标清环境下采、编、存、管的要求;网络技术成熟,传输介质材料性能质优,抗干扰能力强;保证素材存储的安全性,具备完善的素材备份机制。
  2、实用性: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兼顾技术先进性,采用性价比最优的、经过实践证明的可靠设备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最大限度保护原有投资的同时,具有售后服务能力的持久性和将来的扩展能力;系统结合银川市电视台节目制作的具体需求,尽量简化处理过程,灵活操作,以提高节目制作的效率。系统要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能随时监控网络运行、数据库及存储体状态、设备及操作人员使用情况;系统要具备安全的权限管理功能,对业务系统全面监管;能够方便设置和更改栏目制作流程、人员权限等。能够准确地设置栏目及人员的存储路径和存储量;在素材打包、制作时体现高效原则;支持主流高标清格式,并支持高标清素材流畅混编;系统供应厂商要有很强的售后服务能力和及时响应能力。
  3、开放性:在保证系统运行安全、现有投资利用最大化的同时,系统还应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设备接口满足当前各类需求,接口标准符合行业相关规定;网络自身具有扩展性,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各类硬件配置应有冗余和扩展设计,带宽有充分扩展冗余设计,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编辑站点的扩展能与现有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存储部分方便、迅速的融合;随着电视节目制作量的增加,可进行存储空间的扩展、工作站点数量扩展、媒资存储扩容,并能够完成与其它子系统的互联。
  经过最终的方案论证和招标,银川市广播电视台选择了索贝公司ENET5制作网络为本次网络升级改造方案。
  三、系统升级改造的部分
  1、网络改造
  将原有的以太网架构改造为FC+以太网架构的双网架构,FC部分采用单层FC网络架构,通过FC交换设备来实现各站点和存储设备间的连接,以太网部分选用2台核心交换机作为整个网络的以太网连接通道,实现整个制作系统内部的数据交换。
  2、站点、中央单元、服务器扩容
  原网络规模:有卡编辑工作站5台、无卡编辑工作站7台、配音工作站2台、数据库服务器1台、存储管理服务器2台。
  改造后的网络增加3台有卡编辑工作站,将有卡编辑站点总数量扩容到8台,满足新增节目后的上下载需求,并增加2台MDS服务器。
  采用Fishare共享文件系统,FiShare共享文件系统支持FC SAN和IP SAN或iSCSI的混合存储模式,8台有卡编辑工作站通过FC直接访问SAN数据卷,由以太网传完成送控制命令和元数据等信息数据。2台MDS服务器通过Fishare服务端实现双机热备,实现故障自动切换。
  将原网络中的两台存储管理服务器利用FiShare共享文件系统的客户端的二次共享功能,所有的无卡编辑工作站、配音工作站等以太网工作站都通过两台存储管理服务器访问SAN数据卷。
  考虑到节目量的增加,原先存储容量已经不能满足节目改版后的存储需求。所以对存储器容量也进行了扩充,更换了16块SATA II企业级硬盘,采用RAID5+1
  Spare方式。扩容后的有效存储容量为14TB。
  3、软件升级
  为了提高节目制作效果,在此次网络升级中,针对于软件平台也作了相应的升级,将原来的ENET3采用索贝公司Enet5节目网络系统,在制作效果上既可以提供复杂节目的绚丽效果,又可以适应新闻节目流水线式的批量生产。
  经过我台技术人员和公司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升级后的网络系统于2011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目前我台《银川新闻联播》、《直播银川》、《新闻观察》、《晚间新闻》、《区县报道》和《新闻开讲》等栏目在该网络上制作,每天成片节目完成量为90分钟,达到了最初系统设计的要求。经过半年左右的运行,系统使用状况良好,运行稳定。
  参考文献
  ①《以网络技术为主导全面提升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西部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