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立体化传播
2011-12-29苗红月
新闻世界 2011年12期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发言人与互联网相融合衍生出网络新闻发言人新的传播模式。本文重点研究网络新闻发言人从无到有、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以传播根基、传播形式、传播意义为点、线、面在网络中进行了立体化的传播。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信息社会的产物,符合数字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言人 立体化 传播
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而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相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新闻发言人是一种制度而不是一个人。1982年3月26日,我国外交部钱其琛外长在当时外交部主楼门厅处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声明,掀开了中国新闻发言人史上的序幕。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协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至今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2011年1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34.3%。网络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言人的不断完善和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网络新闻发言人是顺应时代发展,是新闻发言人创新的表现方式,与传统的新闻发言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一、以传播根基为点,新闻发言人产生于网络
1、技术发展是前提
从1987年9月我国通过因特网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到web2.0的全方面应用代表着单向沟通方式向多方参与的技术进步。网络新闻发言人紧紧抓住了互联网无可比肩的时效性、毫无限制的超时空性、沟通无碍的交互性、多种多样的跨媒体的特点,使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及应用成为可能。网络为其提供介质,网络的技术发展为网络新闻发言人提供了实施的平台。
2、政策放宽是保障
早在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