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1-12-29陈育才
成才之路 2011年3期
美术课堂应该是通过艺术想象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这个任务不仅在美术教学上要解决的,还包括在学生美术创作活动上,因为它们都是彼此关联的。记得在介绍米罗绘画和亨利摩尔雕塑时,我给学生讲述了怎样创作才是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首先,创造不是闭门造车一样造出一个从无到有、无中生有或是彻头彻尾全部是从未见过的新物种。创新和创意其实只是在生活中大家都习以为常的东西上有丁点新的发现而已,就我们绘画来说,就是你所控制的画面形象和色彩有了自己的认识,并不是完全的自我,也不是完全的照搬照抄。你们看米罗的绘画图形和色彩是多么的简洁,好像就是我们无意中绘就的线条,就三四种颜色,上色是简单的平涂;再看亨利摩尔的雕塑,就像是我们大自然中的山脉、鹅卵石、动物的骨骼重新组合、裁接,你看他的那些安置在大自然中的斜倚的人体正因为与山峦沟壑有着外形上的相似,所以使其雕塑充满了大山般沉雄巍峨的气势和力量。学生们有些茅塞顿开了……
其次,让学生在自信和赏识中产生创作的欲望。在学生的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感受这种创造性劳动过程中的有所收获的喜悦,体会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由视觉带动的思考和完成作业后由成果带来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自信,这些就应该是美术课堂所应该带给他们的,作业和作品的效果是其次的、表面的成果。可想而知,尤其当独特的构思qHqlVmLQvYRReO1EH7brLg==与新颖的作品受到赞美的时候,学生创造的自信心与创作的欲望会大大增强。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能够让学生获得朦胧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观念的心理基础,这样的心理收获往往是从其他课程中无法获得的,而且是他们未来从事创造性劳动所必须具备的理念。这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幸福的事情,最大的价值所在。
最后,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表现自己独特的成果。比如学生课堂绘画作业,虽然没有专业画家的作品那样有深度、精致,但学生如能大胆地把自己所想的表现出来,他们在其中肯定会得到很大收获,如自信心,动手动脑能力,鉴赏能力,眼、脑、手协调合作的训练等。我在要求学生大胆绘画时,鼓励他们扔掉橡皮,直接用彩色笔或是颜料画,这样又快又能培养快速造型能力。不过我得先给他们吃定心丸:“老师不会因你们作业上多余的草稿线而给你们降低等第,反而会加分。如果你们多观察比较这些绘画过程中的铅笔痕迹,就很有可能会在这些多余的地方发现新的有意思的东西,也许这些多余的线条会使你们的画面更有意思,更耐人寻味,你们何乐而不为呢!再说,擦擦改改的,画得又脏又慢,对绘画一点儿帮助也没有,更不要说表现出有创意的构思了。”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应把重心偏向如何借助视觉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观念,因为创新是智慧的基点,是发展的动力。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