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把握

2011-12-29王云龙

成才之路 2011年3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若能正确确定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合理选择和灵活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去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不仅是确保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而且是衡量一个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端正、教学责任心和教学能力强弱以及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功。
  一、体育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概念
  教学重点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在不同的范畴中其所涵盖的范围也不同,如放到整个课程中,则为课程教学重点,放到单元里就为单元教学重点,放到课堂上则为课堂教学重点(主教材)等。而在我们体育教学中,一般理解是指狭义的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也即是我们课堂中主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体育课有别于其他课堂的最显著的区别就是以技术教学为主,从北师大贾教授的“教学内容关系性”来看,不论哪一项运动都有其共同的内容——内在的关系。如我们的跳跃,不论是跳高或是跳远,它都有一个相同关系性,即助跑——制动——起跳——空中动作——落地。大家可以看到在跳跃内容的五大环节当中,能起到承前起后作用的就是起跳。助跑是为了起跳,而落地的远度成了起跳的一个目的。所以,起跳就是跳跃项目中的教学重点。它具有稳定性。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技术内容是由多个环节组成,因而要形成学生的技能就不可能在一节课当中完成。如三级跳远,第一节课应是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让学生先形成一个基本的完整技术,那这节课的重点也就是起跳。为了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我们往往把这几个内容分解到几节课当中完成,如把助跑制动起跳为一节课,那么制动就是这个动作过程中连接点,也就成了这节课的重点。所以,一项内容的教学重点可以因技术环节的分解而产生分解。
  在体育教学过程的三要素中,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材内容;然而它主要决定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例如,对同一项材内容,有的教师较易讲请楚,不成为难点;而有的教师较难讲请楚,成为难点。同样,对同一项教材内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难理解,成为难点;有时绝大多数学生较易理解,不成为难点。因此,学科或教材的教学难点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还以跳跃为例,如我们第一次学习跨越式跳高后,可能会出现的教学难点是制动时的节奏的变化,而当学习完跳高后再学习跳远,由于相似动作存在着迁移性,因此制动时节奏的变化也许就不会成为下次跳远教学的难点了。
  二、体育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关系
  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把握,我们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大部分体育教师把某一动作的技术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把一些比较抽象的如动作的节奏、时机、配合等作为教学难点。那么,体育教学难点和教学倒底有什么关系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的重点不一定是难点,教学的难点不一定是重点。因为教学难点是一个不确定因素,由学生和教师自身特点决定的。如跳远,教学重点是跳跃起,难点可以是制动的节奏,也可以是助跑和起跳的衔接。然而,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往往又具有“同一性”。例如,有的技术环节,教师难以讲清或学生难以理解,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就每一堂课或每一课时而言,是否有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或者是否同时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则,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确立体育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关键点
  1. 熟悉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只有熟悉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才能明确本学科或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基本内容、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和进度要求,才能正确确定教学重点。特别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进度,是正确确定单元和课时教学重点的主要依据。同时,深入研究教材,正确把握技术环节,是准确地选取课堂教学重点的前提条件。
  2. 立足实际,真实把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情况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难点主要决定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除了教师本身要有必要的教学水平外,还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确定教学的难点。因此,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是正确确定教学难点的必要条件。
  3. 及时总结,虚心求教,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在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方面的经验,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要虚心地吸纳和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只有我们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才是我们解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总之,体育教学方案的编制、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效益为核心,实现有效体育教学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江苏省兴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