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探析

2011-12-29叶桢

成才之路 2011年3期

  一、面临的问题
  我国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一般在50~60人左右。班级人数过多就难以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少。听说不能有效结合。目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地区硬件设施缺乏和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缺陷,存在着听和说不能相结合的问题,这也给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带来了困难。学生自身心理障碍。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生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不够训练,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说错,说不好,遭人讥笑,被批评。这是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的主要原因。因此学生开口难,连贯叙述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导致恶性循环。
  二、采取策略
  首先树立信心,从“信”“勤”“恒”三个字上下工夫。学好英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其次是注重初始引导,培养开口习惯。语言不能“纸上谈兵”。初学英语,大多数学生都有新鲜感和好奇心,因而会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从学英语的起始阶段开始,就让学生养成静听别人说英语的习惯,逐步培养用英语提问、回答及模拟录音的习惯。为培养以上习惯,课堂上,教师可用流利动听的口语,配备上实物、图片以及表情动作,互动教学,为学生开口创造机会。第三是坚持课前会话训练,营造语言表达环境。每节新课前3分钟,学生轮值做FreeTalk。在这项训练中,使得人人有机会参与进来。我们要有计划、有准备、有目的、有步骤。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使学生的FreeTalk达到预期的效果。第四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表达热情。语言课离不开“说”,要让学生开口“说”,教师就要在创设好的语言环境中,注意情景对话,不孤立教学单词,每教一个单词都放在句子中,每学一个句型都必须通过重复、模仿、替换、转换、扩展等多种训练,使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第五是开展课外活动,增加语言实践机会。英语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形式,也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一直乐于开口,给学生创造利于终身发展的条件,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充分的听与说的机会。如为中学生挑选适合于他们的英语磁带(趣味性强,知识面广,涉及他们所熟悉的内容),让他们课下听。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组织阅读模仿大赛、诗歌朗诵、猜谜语、唱英文歌、英文文艺表演、识记单词竞赛、根据情节讲故事接龙和组织英语角等。另外,通过听英语广播、英文歌曲、看英语卡通电影等,也都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宁都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