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转轨

2011-12-29贾金豹

成才之路 2011年3期

  摘要:随着初中阶段学习的结束,高中阶段学习很快到来,不少同学面对由初中过渡到高中这种状况显得准备不足,不知所措。就数学这一学科来说,我们要了解初高中数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改变等,充分做好准备。“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打好高一的基础至关重要。高一上学期,特别是前半学期,是实现从初中学习到高中学习的“转轨期”。这个“轨”转得顺不顺,好不好,对于能否顺利适应高中三年数学学习特别关键。
  关键词: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听课的效果
  
  为了做好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的转轨,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内容上的差异
  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是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申,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有锐角、直角、钝角,但实际到高中也有任意大的角和任意小的角,角在弧度制上与全体实数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如:(1)3个人排成一行,有几种排队方法?(答案是6种)(2)4个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答案是3种)高中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初中时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1.课前预习
  这样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要全神贯注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听课效率才高。
  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学生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对概念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教师常常有充足的时间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演练、巩固(包括到黑板上板书)。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教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若学生做错了教师可以立即纠正过来。初中教师可以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而到了高中,由于内容上的增多,教师在课堂上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反复演练。学生既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记忆,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要能够自学钻研,消化知识;要重视逻辑推理,要能进行纵横判断、推理、假设、归纳等一系列更为高级的思维活动。教师侧重启发、点拨,鼓励学生自学、创新,让学生在讲解或提示中理解、掌握知识的精髓,提高学习的能力。高中数学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要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总之,初中数学注重知识概念规律的识记,在jiSn8xi+7BwQ1ft+b3qwYFqLRrXOgXF3kNiQr4Istdk=较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而高中数学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都有提高,我们必须注重解题的方法,单纯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因为同一类型题目太多,只有在学习中多归纳总结,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才能提高成绩。
  三、提高听课效率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四点:
  1. 教材处理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教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教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教师只有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才能把握住教材,才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
  2. 知识形成
  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做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 问题暴露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典型问题要及时抓,遗留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4. 课堂练习要抓好练习课、复习课、测试分析课的教学
  数学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大约占1/4~1/3,有时超过1/3,这是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这既是一种速度训练,又是能力的检测。学生做题是无心的,而教师所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上课应有针对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人生发展的转折点。我们要积极研究和进一步加强初高中的衔接,帮助学生过好初高中的衔接关,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角色转变,顺利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信阳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