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挫折教育
2011-12-29朱广明
成才之路 2011年3期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和普及,挫折教育已逐渐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然而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经济发达了,社会也进步了,但身边的孩子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却越来越差,因挫折能力差而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这与现时“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素质教育是不相符的。为了使素质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使现在的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将来成为21世纪德才兼备的建设者,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重视小学生的挫折教育。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的障碍、干扰,并难以克服,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状态。近年来,在我国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在进行“挫折教育”,但在小学教育中还是少有人问津的。在很多学校,小学生接受的教育缺乏耐挫折力培养的成分,甚至有碍耐挫折力的培养。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其经历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炼,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是培养21世纪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必然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一、小学生挫折承受力差的原因
当今的小学生是跨世纪人才,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如果挫折承受力差,遇到挫折就萎靡不振,那么这个重任他就难以肩负了。那么,造成小学生挫折承受力差的原因有哪些呢?
1. 社会环境
现阶段,我国处于和平建设时期,国泰民安,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养尊处优,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要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优越感强,对挫折缺乏心理准备。
2. 家庭环境
现在的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小“皇帝”。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的宠爱,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长辈从没有大声斥责过,所以感情比较脆弱、娇嫩,遇到挫折就难以承受。
3. 阅历简单
小学生年纪小、经验少,接触的环境单纯,生活阅历简单,生活的道路大多平坦,很少有失败苦闷的生活体验。因此当遇到挫折时就会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很容易被挫折所压倒。
4. 学校教育环境
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校、教师一味地侧重分数,传授知识,而疏于情感世界的培养,忽视社会实践的参与,轻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这就造成学生心理品质差,承受挫折能力更差。
由此可见,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才能使小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克服挫折,把挫折变成新的成功。
二、挫折教育的途径
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认为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生日常生活,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以期最终达到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用名人的事迹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小小挫折等于激励”
挫折当然不是件好事,但未尝是坏事。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从古到今,几乎每一个出类拨萃、卓有建树的人,都是从大大小小的挫折与逆境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记得曾经有一个学生,品学兼优,自强自信,对前途充满信心。但很不幸,在她读五年级时,爸爸在一次行船时,发生了意外,早早地离开了她,妈妈也因为过度伤心,引发了潜伏多年的鼻咽癌,生命垂危。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稚嫩、柔弱的她一下子崩溃了,伤心、痛苦、沮丧、绝望都向她袭来。这时我就用张海迪的“人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事迹来开导她、激励她,使她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小苦楚等于激励”,只有经得起挫折的磨炼,才会有坚强的意志,才会战胜逆境,取得好的成绩。经过我耐心的思想教育,她终于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火花,勇敢地面对挫折的挑战。当她以优异的成绩结束小学的学业时,她对我露出了坦然的笑容。
2.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对行为起长久作用的是理想,有了正确的人生理想,就会在黑暗中见到光明,在困难和挫折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被挫折压倒。我们班的班长上进心强,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秀,工作积极主动,但忌妒心很强。当她看到副班长在某些方面超过了自己或听到老师表扬副班长时,心里便不是滋味,渐渐地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自叹不如副班长,学习、工作劲头也下降了。发现这个问题后,我找她谈话,肯定她的优点,指出缺点,教育她不要目光短浅,不要把精力局限在跟副班长争长比短和争风吃醋上,而应树立远大理想,与副班长携手共进。经过教育,该生认识并改正了缺点,恢复了以前的积极向上精神。
3. 教育学生要有不畏挫折的气慨
就人的愿望来说,自己付出的努力当然希望没有白费,能有好的结果。可是,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是事与愿违。在学生的学习中,尤其是知识基础差和智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付出的多,回报的少。于是,我便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不畏挫折的可贵的心理品质,鞭策他们“笨鸟先飞”,鼓励他们“勤能补拙”。如班上有个男同学,由于在婴幼儿时期发高烧,烧坏了脑袋,所以智商很低,记忆力极差,尽管学习态度很好,学习非常刻苦,可成绩却极差。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直以来都被老师所忽略,但我并没有抛弃他,而是给了他很多鼓励,使他逐步具备了百折不挠的精神。到现时为止,尽管这个男生的成绩进步并不大,但他的性格已开朗多了,不再刻意逃避挫折了。
4. 学会冷静地对待挫折
本班的数学科代表品学兼优,工作认真,为人忠厚、老实,深受师生喜爱。在一次期中考查时,他从全班的第三名降到第十名,心里非常难受,回家后把自己锁在房里痛哭,任凭妈妈怎样劝都不愿开门。了解此情况后,我马上找他谈心,让他冷静地对待挫折,不应把这次考试的挫折看做是一种打击,而要把它看成是一次考验,一个磨炼的机会。等他冷静下来,我又与他一起分析这次挫折的原因,让他重新修订计划,改变方法,改善环境,从而顺利经受了挫折的考验,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5. 教会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
(1)自我疏导。学生遇到挫折,往往会自责:“我为什么会这么蠢呀?我还有什么脸面见父母、老师、同学呢?”这种情绪对战胜挫折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教育学生遇到挫折,要善于自我排解,保持良好的心态,打打球,外出和同学玩玩等,这样一来,挫折之后的心境便得到转移和调节。
(2)请求帮助。遇到挫折请求帮助,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是很丢脸的事,所以不愿意请人帮助。楚霸王项羽骁勇善战,但失败时拒绝他人的帮助,最后只能在乌江自刎来逃避失败,留下千古遗憾。其实人遇到挫折时往往无所适从,最无主见,这时“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亲人、好友、老师、同学的分析,往往能对症下药,抓住要害,使人醒悟,帮助其增强信心,走出困境,跨入成功的大门。所以我教育学生遇到挫折时要敢于请求帮助。
(3)积累经验。“吃一堑,长一智”,这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和避免重蹈覆辙所不可缺少的。
总之,正如古人所说,“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磨难和挫折最能锻炼人的品质与意志,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经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必然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学会自强自立。挫折对于生长在安逸环境下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只要能帮助孩子们走出“温室”,让他们经受风吹雨打,直面挫折,战胜挫折,他们就一定能茁壮成长!
(大庆一中实验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