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导

2011-12-29邓春晖

成才之路 2011年3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前人的话,都充分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
  新课导入,历来被语文教师当做教学的“突破口”,它起到课堂教学任务的定调、指向作用。独特新颖的导入可以创设一种的良好的氛围,从而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风格,可采取不同的导入法。
  一、通过“音乐美”的熏陶激趣
  音乐能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在上课前,先放一首与课文基调意境相对应的乐曲,渲染气氛,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如在上高尔基的《海燕》中,可放钢琴曲《命运》,那缓急高低变化的节奏,使学生仿佛看到了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的变化,以及海燕面对挑战、勇敢地搏击的景象。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文情境,从而能深入地体会文章的内涵。
  二、通过“直观美”的欣赏激趣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形象感知比文字更具直接性和有效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心理出发,结合课文内容,力求采用形象直观的演示、图画、影视等多媒体教学,创设一些可以感知的具体对象,给学生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在教《观舞记》时,利用多媒体放映印度舞蹈,展示美丽、华贵的印度服饰,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神奇、绮丽的印度风情,能让学生产生浓郁的兴趣,很快进入兴奋状态。这样的导入,增强了语文直观教学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通过“新奇美”的感受激趣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摒弃了沿袭以久的导入模式,而是以一种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中。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生:钓过)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生:钓鱼要有耐心;钓鱼要把握好时机;钓鱼要选择合适的鱼饵)老师没大家这么有经验,但老师知道“钓钩上悬挂的必然是鱼吃的饵”。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师去钓一条很大很大的鱼。
  四、通过“诗谜美”的探寻激趣
  在教《春》一课时,出示残缺的“四季”诗:游芳草地,____赏绿荷池,____饮黄花酒,____吟白雪诗。让学生补充完整,借此进入《春》的学习。如在上《回忆我的母亲》时可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让师生一起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而引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进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课堂虽小,钻研进去,便会发现,这里面有着广阔的天地,有着无尽的乐趣。借助导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当然不只上述几种,还有更广阔、更迷人、更深奥的天地……希望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兴趣带领他们在语文课堂中自主地、探究地、创新地学习,让每个孩子生命的活力都能在这样的课堂中得以充分展现!
  (迁安市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