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教案一体化”模式的运用

2011-12-29郑久利

成才之路 2011年3期

  笔者近年来坚持探讨“学教案一体化”模式,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效果颇为显著。
  一、“学教案一体化”模式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学教案一体化”,教师的教案就是学生的学案,课堂教学中师生共用学教案。这样,教师的教案相对学生来说,是全透明的。学生提前介入新知,在教师学教案的导引下,提前进行自主学习,拿下最基础的知识点。同时,可以借助图书室、远程教育网络等先进辅助设备,积累有关知识内容,为课上的合作探究奠定雄厚的知识储备。课上师生重点研讨两大方向的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疑问和教材的重难点。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对表现欲和好胜心都很强的初中生来说,颇为适应。
  二、“学教案一体化”模式,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导演。“学教案一体化”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能不说是一个飞跃。例如,我在教学《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时,将学教案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学生在领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的基础上,按照“学习过程”中“预习导学”部分的索引,认真地对教材进行了自主阅读,了解了汉通西域的历史背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史实、丝绸之路的形成和班超管理西域的史实。同时,通过在阅览室和互联网查阅资料,对西域(今新疆地区)、丝绸之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弥补了课堂时间、空间上的不足,也为课堂上的深入探究积累了知识储备。
  三、“学教案一体化”模式,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运用“学教案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属于“合作探究”和“拓展练习”。我在教学《伐无道诛暴秦》一课时,在“合作探究”部分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题:结合学过的《秦王扫六合》一课和你自己搜集的历史资料,和伙伴们一同探讨一下秦始皇的历史功绩。课上学生有备而来,气氛异常活跃,俨然一场辩论会。有的说秦始皇功大于过,并以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交流;修筑了长城,而长城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等史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则认为秦始皇过大于功,说秦始皇统治时期实施了一系列暴政,他还听信李斯谗言焚书坑儒,不仅手段残忍,还给文化领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等等。究竟该如何评价秦始皇这一特殊的历史人物?同学们都把目光集中在我的身上。我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导学: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秦始皇也是人,他为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历史功绩我们不能磨灭,对他的那些过失,我们世代都应引以为戒!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每一个历史人物。同学们听后,都表示赞同,课堂效果极佳。
  
  (滦县茨榆坨学区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