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未来教育发展战略
2011-12-29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1期
东城区教育发展的总体定位
2010年是“十二五”规划和区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启动之年,又恰逢北京市进行区划调整,深入研究区域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区域教育未来5年、10年、20年的发展定位,是新东城区成立后的重要任务之一。经过广泛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区委、区政府基本确认了新区教育发展的总体定位: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教育强区”,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教育”,使东城教育成为“首都文化中心区的重要内涵,世界城市窗口区的鲜明亮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的典型示范”。
关于教育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社会发展理论。它是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综合应用的理论,主要任务和内容是探索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规律、特征和模式。运用现代化理论的有关内容研究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可以为我们提供探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的视角和思路。
学术界对教育现代化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认识,一般认为,教育现代化包括物质、制度与价值三个层次,即教育现代化不仅包括校舍和设备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以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有的学者提出教育现代化的三维体系:一是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化,二是教育制度体系现代化,三是教育生产力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一直是东城教育的追求目标。邓小平1983年9月为景山学校题词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融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20多年来,东城教育始终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不断改革创新,适应不同时期的教育发展需求,在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方面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尤其是2004年,我们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使区域教育现代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未来东城的教育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教育现代化的体系和目标,勾画新的发展蓝图,重点是:不断提高教育生产力现代化,提高教育服务能力;不断完善教育制度体系现代化,提高教育影响力;不断提高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化,提高教育持续发展力。
关于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培养出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能够对国际交流、合作和竞争有正确理解的人。教育国际化要在国际交流合作的内涵和外延上扩大,有条件与国际接轨。
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国际旅游、交流、会议的重要目的地和接待地。东城教育的国际化是区域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东城教育国际化要继承区域教育国际化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新的增长领域,以打造国际一流教育为目标,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和国际教育服务。重点是:通过加大干部师生国际交流,培养国际化教育人才;加大校际国际教育合作,培育国际化学校品牌;加大国际化教育研究,建立国际化教育培养标准。
首都文化中心区的重要内涵
东城区拥有京城唯一的中轴文脉,并由此辐射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教育历史c84817ed028f24b023101854779a3234480c8a88e1d8bc026562d4b968514d5a文化遗产,如国子监等。教育作为首都文化中心区的重要内涵,就是要挖掘东城的教育文化资源,保护教育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并传承东城教育历史文化资源,使东城成为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教育标志性学校的展示区,并在此基础上,传承中国优秀教育思想和实践成果,丰富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为丰富首都文化中心区的文化内涵做出贡献。
世界城市窗口区的鲜明亮点
东城区有丰富的国际交流资源,也是国际旅游重要目的地。东城的教育要努力成为中国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服务和目的地,培养更多的国际交流窗口学校,展现中国各个时期独具特色的教育,展现中国当代教育的发展。
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的典型示范
现代教育体系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核心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便捷、优质、公平的教育服务。东城要在建设现代教育体系工作中走在全国前列,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东城区教育发展战略
坚持优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推进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着力发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教育强区。
提高质量战略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服务和监控机制,认真抓好干部队伍、教研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努力构建“理念先进、布局合理、模式多样、品质一流”的优质教育。
改革创新战略
继续在教育观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努力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教育人才战略
加强师德建设,关心教师身心健康,拓展教师专业外视野,提高教研培训有效性,加大干部、教师境外培训力度,加强“专业、敬业、乐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幸福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干部、教师。培养具有教育家风范、水平和视野的管理干部队伍,着力打造教育家式的名师队伍。
教育信息化战略
充分发挥区教育城域网和“学习e网通”等优势,建设东城区数字校园群,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国际化战略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积极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通过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