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2011-12-29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1期

  编者按: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北京市城区教师于2005年开始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本文作者于2006年-2007年在北京市密云县新城子中心小学支教一年。通过英语教学实践,作者看到了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文章通过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师资、学生学习能力、教材和课程设置以及家庭监督机制方面的分析,指出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英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掌握外语可以说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缩小城乡英语教育差距是义务教育的目标之一。为保证所有的学生享受到均等教育,给农村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避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而进一步凸显农村教学效果的薄弱,提高农村英语教学水平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和教材编排存在问题
  英语教材中的英语文化背景介绍部分缺失。北师大版英语教材中的英语文化背景介绍部分缺失,如果英语教师不能及时地补充文化背景的介绍,就会使交际的双方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容易产生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当我在问五、六年级学生:“圣诞节是哪天?英语怎么说?”学生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它们的来历了。英语学习完全依靠学生的死记硬背,不能触类旁通,学习难度可想而知。
  课时安排不合理。一、二年级每周英语课减少到2课时,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困难。有的学校周课时仅为1节。从人的遗忘规律来看,这样的安排是不科学的。从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看,如此稀疏的开课形同虚设,效果可想而知。
  2.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教师负担重。在支教工作中,我了解到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除平均一周22节英语课外,还兼有思想品德课、劳动课等。尤其是在农村、山区,由于教学点分散,不少教师需在几个教学点之间“走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其后果是导致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和精心备课,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英语教师是改行或转岗的,本身英语基础知识薄弱。有的英语教师只经过几个月的英语培训;有的英语教师是自己自学的英语;个别具有英语能力的教师通过各种关系,去城里教书了。
  教师缺少进修机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缓慢。在城市,小学英语教师绝大多数具有英语大专学历,并在继续进修本科学历。每学期有两次市、区教材教法的培训,在寒暑假还有机会到国外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英语培训,住在外国人家中,和当地人一起学习和生活。而山区学校距离市里比较远,交通不方便,造成了去市里听课、学习的困难,教师本身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发展和提高,造成教学水平、能力欠佳。
  3.学生学习存在障碍
  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学生不喜欢学英语,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没有掌握好英语教学的基本技巧,不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英语教学法。教师执教还停留在陈旧的教学方法上,当英语知识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学生感到学习越来越吃力时,便产生了厌恶心理。
  学生对英语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只顾语文、数学,认为英语是副课,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对英语重视程度低,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城市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时间一般占课外学习时间的40%左右。而农村学生在课外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仅占课外学习时间的10%左右。
  学生未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目前,城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预习和复习是必备的学习环节,大部分学生已掌握针对具体学习内容的具体方法,像单词的延伸记忆法、对话的情景再现法、英语复习的归纳法等,而农村学生没有掌握针对英语预习和复习的具体学习方法。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1.整合开发校本课程
  开发英语校本课程。教师可以针对农村小学师资的具体情况、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现在教师所用的教材,内容难度大,比较枯燥,学生不感兴趣。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吸收教师、学生、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作为教师,要合理安排课时和进度。
  2.渗透文化意识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作为教师,在备课中就要考虑文化背景。例如:我在支教过程中,赶上了圣诞节。我先从网上查找有关圣诞节的来历,并打印下来,提前发给了8位学生,让他们回家读熟。同时,我还讲了祝贺圣诞节词语,要求这8位学生能熟练读、写,然后发给他们每人二三张白纸,制作精美的圣诞卡。我买了一棵圣诞树,挂满了各种式样的小饰品。在课上,我借着圣诞树及饰品,讲了“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帽、圣诞卡……”用英语怎么说。全体学生熟练掌握后,我再让8位学生到前面讲有关圣诞节的来历。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渗透了外国文化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加强师资专业培训
  学校要为英语教师提供进修机会,让教师参加市区观摩课、研究课、全国的现场课,甚至是去国外进修。在这些英语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高基本功,以及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学校要加强教师集体备课。英语教学必须采用过程管理,教学领导每学期组织教研活动10次以上,定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批改作业情况和检测练习情况,并做到各年级统一教学进度、作业的书写规范,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在集体备课中,注重教学目标的制定、突破教学的重点、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发挥集体备课的效率。
  4.采用新型教学方式
  教师要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新形式、新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如每星期安排一节视听课,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5.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体系
  农村英语教学必须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教学模式,扩展课堂教学的影响力;必须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建立家庭监督机制,使学校和家长共同促进学生学习,使课堂教学扩展到家庭教育中。
  首先,为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必须让家长了解教学目标,让其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农村英语教学特点,教师详细列出需要学生家长进行教学配合的内容,在开学时以“教学通知单”的形式进行家、校沟通,在通知单上,分别列出本学期英语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希望家长配合的几点建议,并且请家长将其对孩子教育的希望和要求以回执的形式反馈给教师,便于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
  其次,建立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本。学生家长通过教学通知单已经大致了解了学校英语教育的整体情况,可以配合学校教学过程进行监督,但是在具体教学进程中还应进行沟通,以提高监督的准确性。为此,采取进一步的沟通方式就是建立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本。家长清楚了解教师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后,就会及时、准确地对他们进行监督,并且签字确认。当学生学习状况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提醒家长在哪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关注;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想法和意见也可以填写在联系本上,与教师及时进行沟通。课内外结合的方法全面监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这种家校沟通的实施在农村小学中存在很大的困难,但它是解决农村英语教学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缺少各方面配合的一种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尽管农村的一些学校英语教学前景仍不容乐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角色转换、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等方面,与城市教师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但如果他们能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实际教学积极改进,定会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从而推动农村英语教学的发展,给农村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
  □编辑 王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