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提高教育质量 为学生幸福奠基

2011-12-29冯义国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1期

  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并先后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体现了我们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对于教育发展,我们认为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具体到顺义区,作为北京市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作为北京市重点新城,承载着现代制造业以及空港物流、会展、体育休闲、国际交往等重要城市功能。伴随区域社会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百姓对优质教育需求日趋多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顺义教育从实际出发,认为工作重点是要贯彻全教会精神,提高教育质量,落实“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具体到我区,我认为,要从以下7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一是“立德育心,全面提高德育实效。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环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以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构建纵向衔接、分层递进的德育内容体系。探索实践德育模式,坚持心理疏导为主、多种方法并重的教育策略,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新格局。加强德育专题研究,积极开发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德育课程化建设。加强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大投入,实现基地德育规范化。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大力促进家庭社区德育协同化。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示范校建设工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
  二是转变教育观念,更加关注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具体到顺义区,干部教师要重点树立以下六种教育观念:“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面向世界”的课程观、“以学定教”的教学观、“人人能行”的学生观、“师爱无限”的教师观和“注重激励”的评价观。
  三是加强课程建设,全面落实三级课程。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提供全面的、基础性的课程;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全区要正确认识三级课程,国家课程是整个课程框架中的主体部分;地方课程对国家课程起辅助作用;校本课程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和自我修正,三者缺一不可。全面执行国家的课程方案,深入推进三级课程管理,高标准落实国家课程,利用并发展好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高效整合课程资源,积极探索校际间资源互通,积极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起开放融合的校际间资源共享机制,通过整体协调,共享课件、优秀课例等有形资源,通过参观、讲座、培训等方式,共享优秀师生的教与学的经验等无形资源。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社区教育体系。切实加强课程管理,增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干部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校长要把课程建设与学校的特色发展结合起来,领导全校教职工,对本校的文化、师资、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的诊断,对本校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进行系统思考和筹划,着力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丰富又富有特色的课程,通过课程建设实现特色办学。全体干部教师是学校课程的执行者,要强化对课程目标、意义的理解,要优化教学技术、能力和策略。
  四是推进教研创新,切实提升研究层次。建立有效的教研活动机制,不断提高教研员的教学引领能力,要进一步完善三级新课程教研平台,即以学科教研组为核心的区级教研平台;以示范校为核心的联片教研平台;以学科备课组为核心的校本教研平台。要建立学习、反思、合作、引领的教研制度,先进教研组的评奖制度,积极开展研究型团队建设。构建新的校本教研体系,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日常研究,开展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项研究,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积极参加“翱翔计划”、“雏鹰计划”,积极搭建适合各类人才特色发展的平台。
  五是着眼课堂聚焦,着力提高教学效率。在把握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学生,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的本质是大脑对信息的接收和加工过程。因此,教师应开展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深刻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把激发、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多角度、多方法激发学生昂扬进取渴求知识的精神状态,发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以富于探究性、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高度重视开启学生的心智,高水平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科学化水平,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辅助作用,在直观性教学、增加教学内容容量、丰富教材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资源获取渠道、开展跨时空的合作学习等方面发挥作用。
  六是加强师资培养,重点增强职业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就是教书育人,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良好基础。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道德习惯、主流价值观。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功;不断深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知识有深厚的造诣,深刻理解学科知识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不断完善学科教学思想,对本学科的性质、特点、任务和教育目的有深刻的认识,科学认识学科特征,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大力培养专家型教师,引导教师多读书、多研究。
  七是探索教育评价:突出抓好激励导向。坚持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营造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教育场”。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多元评价机制,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考试评价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学校内师生评价倡导人文关怀。
  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先进的观念是前提,完善的课程是载体,优秀的教师是关键,高效的课堂是核心,扎实的研究是动力,科学的评价是保障。全国教育工作会把国家教育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传递给我们,顺义区教委将全面贯彻落实会议要求,以第四次全教会的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振奋精神,积极行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推进顺义教育“十二化”,办人民满意教育。■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