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造型”激发教与学的激情

2011-12-29田春娣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1年5期

  在选择这个课程题目时,我颇费了一番心思:纸趣、纸艺、纸立体,哪个更好一些呢?最后,我选定了“纸造型”。纸造型,顾名思义就是用纸来进行造型,如果在百度搜一搜,会出现很多工艺美术范畴的立体构成的作品,作品多呈现创意、精美、抽象的当代艺术风格。“当代艺术”创新、大胆、追求个性,在小学美术课程里很少涉及到这类教学内容,这也是我选择这个课程和题目的原因。
  我校的自主课程面对的是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他们普遍动手能力比较弱,无法完成精美的工艺制作;再加上当代艺术风格与儿童相去甚远,因此,我在方法和风格上都依据儿童特点做了改进,目的是在当代艺术和儿童之间搭设一个桥梁。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我的纸造型更贴近低龄儿童,尤其在技法上降低了难度,风格由精美变为粗犷,学生制作时可以更加随性,作品追求童趣、创意之美。学生可通过“纸造型”课程丰富艺术感受力,体验不同纸材的美感,体验创造的乐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自主课程“纸造型”作品,已经完全不同于广义的纸造型作品。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的课程中会用到不同的纸材,其中有很多是废弃的纸,如报纸和用过的学生作业纸,这是与我们通常所认识的精美的纸造型作品在材质上的最大区别。我将利用各种造型手段,引导学生赋予这些废弃纸材以新的生命力,在造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体验着创造的乐趣,也在内心根植下环保的理念。
  学生的第一件纸造型作品以废纸为主要制作材料,以废弃纸揉成的“纸球”为元素。“揉纸球”就是教师面对一年级学生新开发的技法,既简单又有趣,一张废弃的纸,揉成一个球,它能有什么美感?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当很多不同颜色的纸球堆积在你面前时,对艺术足够敏感的学生或教师都会马上产生想利用它们的愿望,于是,一件件用纸球拼贴的人物作品就出现在了我的面前。随之,问题也出现了,由于纸张偏硬,纸球太多,在拼贴过程中粘不牢固,稍不留心就掉下来,学生作品中普遍出现纸球零散的情况,学生的粘贴热度随着纸球的散落而一点点降低,画面物象因此受到明显影响,轮廓不很清晰,型造不出来。怎么办?苦思冥想中,我幡然醒悟:点与线是不能分割的,仅以点为元素其实也是增大了学习的难度,我即刻做出调整,在画面中增加“线”的元素,将准备安排在“揉纸球”之后的“搓纸绳”提前。实践证明,当小纸线圈起了纸球,轮廓清晰了,学生的兴趣在粘贴纸绳中重新振作了起来,甚至部分学生还主动利用纸绳组合的各种花纹进行了装饰,丰富的、简单的纸点和纸线令学生作品充满了童趣的粗犷,别有一番味道。
  “菜单式”自主选择课程带给我和学生最大的收获是: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体会,全新的“菜单式”自主选择课程不仅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就我所教授的课程而言,“纸造型”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美的鉴赏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为了进一步落实学校提出的“以国际视野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思路,“纸造型”课程还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课程的连续性上,我还要系统安排、整体规划。■